[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2738.9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瑶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自动 处理 分类 垃圾桶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箱体,所述垃圾箱体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围板,所述固定围板的底部内壁中固定安装有牵引弹簧。本发明通过设置牵引弹簧和振筛渗液膜,有效提高摄像设备识别效率,加强垃圾桶体的分类精准度,并达到积水或者积油与垃圾堆分离,并回收的效果,通过设置抗压件和支撑弹簧,有效保护垃圾桶体表面结构,避免垃圾桶体被垃圾砸毁,通过设置控制板,使不完全类同的垃圾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快速分类投掷在不同的活动板的表面,并下落至不同的垃圾桶体内部,实现高效的分类投放,充分提高了垃圾自动分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分类垃圾桶是一种为了垃圾分类而设置的垃圾桶,针对不同类的垃圾,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对其进行区分承装,从而达到垃圾的有效筛选,对垃圾处理起到重要作用,现有分类垃圾桶一般为采用智能自动分类处理式垃圾桶,现有智能分类垃圾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对投入的垃圾进行扫描识别,再通过调用模型将识别结果传给主控制台,待主控制台接受结果后,再通过主控制台控制旋转平台以及辅助挡板,进行合适的角度旋转,通过旋转平台和辅助挡板相互配合,从而使位于旋转平台上的垃圾物,被推入到合适的垃圾桶内,从而实现垃圾桶自动识别处理的效果。
现有智能分类垃圾桶在使用时,因日常生活中,人们向垃圾桶内投入的垃圾比较杂乱,各类垃圾拥堵在一起,对摄像设备的扫描识别造成不便,摄像设备不能快速并准确的识别,从而导致垃圾分类效果并不精准高效,此外,垃圾中还存在积水或者餐余油水,当含带积水或者餐余油水的垃圾投入垃圾箱时,现有智能分类垃圾桶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清理处理,进而导致积水或者餐余油水随垃圾一同落至垃圾桶内,造成垃圾桶内积水或者积油严重,导致垃圾桶内恶臭不断,且当人工将垃圾进行回收时,极易造成积水或者积油外泄至外部环境,进而导致外部环境被污染,且容易导致行人滑倒,造成人身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具备自主将垃圾进行分散,提高分类效果,且有效分离积水或者积油,避免造成污染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处理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箱体,所述垃圾箱体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围板,所述固定围板的底部内壁中固定安装有牵引弹簧,所述牵引弹簧的内侧一端固定安装有振筛渗液膜,所述固定围板的底部外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围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传输板,所述传输板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围板顶端的自动阀门,所述垃圾箱体的顶端两侧开设有两个投放口,且两个投放口皆位于传输板的顶端一侧,所述垃圾箱体的顶端中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底端表面活动安装有伸缩抓手,所述垃圾箱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回收管外部的四个垃圾桶体,所述垃圾桶体的内腔底部活动安装有抗压件,所述抗压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回收管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振筛渗液膜的形状呈圆形,所述振筛渗液膜的表面具体弹性,且振筛渗液膜的表面开设有小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共有四个,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固定围板的外侧,且四个活动板分别位于四个垃圾桶体的顶端上方,并与垃圾桶体所在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活动板和固定围板的外壁相连处设有扭簧组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板的形状呈弧形,且弧度倾斜向下,所述传输板的内壁向内凹陷且内壁光滑。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的形状呈圆形,且控制板的直径大小大于振筛渗液膜的直径大小,所述控制板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槽道,且槽道的形状呈米字形,并与伸缩抓手的顶端凸出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瑶,未经陈欣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