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2190.8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关兴龙;华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启华针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6M15/61;D06M101/04;D06M101/28;D06M101/32;D06M101/34;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陈晶晶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抗菌 植物纤维 材料 混纺 用于 劳保 手套 生产 纱线 | ||
本发明公开了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石墨烯纤维5‑8wt%,竹木纤维15‑20wt%,薄荷纤维30‑20wt%,余量为大化纤。本发明通过在纱线纺织中加入薄荷纤维与竹木纤维,薄荷纤维与竹木纤维结合,提高纱线的抗菌效果,其中薄荷纤维中的薄荷成分包覆在微胶囊中,在穿着及洗涤过程中,因摩擦造成微胶囊破裂,而释放薄荷成分,达到缓释和持久抗菌的效果,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少纺织中微胶囊的破裂,从而提高纱线抗菌的持久性,使纱线拥有更持久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纺织领域,具体涉及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
背景技术
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比如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特点: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目前,现有的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通常并不具备抗菌效果,部分使用抗菌材料纺织的纱线耐久性较差,经过几次清洗后就会失去抗菌性能,其抗菌持久性差。
因此,发明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通过在纱线纺织中加入薄荷纤维与竹木纤维,薄荷纤维与竹木纤维结合,提高纱线的抗菌效果,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少纺织中微胶囊的破裂,从而提高纱线抗菌的持久性,使纱线拥有更持久的抗菌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石墨烯纤维5-8wt%,竹木纤维15-20wt%,薄荷纤维30-20wt%,余量为大化纤。
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的加工工艺,利用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来制备天然抗菌植物纤维材料混纺用于劳保手套生产的纱线,具体加工步骤为: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S1,将聚苯胺溶液与乙醇溶液混合,制成抗静电溶液;
S2,按照原料成分比抓取石墨烯纤维、薄荷纤维、竹木纤维和大化纤待用;
S3,将抓取的大化纤放入容器中,将制备的抗静电溶液喷洒在大化纤表面,并不断翻搅大化纤,使抗静电溶液与大化纤混合均匀,然后将容器密封焖置12h,可以时抗静电溶液与大化纤充分融合,提高大化纤的抗静电性能。
将步骤二,原料混合:
S1,将干燥的大化纤与石墨烯纤维放入抓棉机中进行初步混合,取出混合纤维A,石墨烯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纱线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在清洗后,化学试剂流失时,石墨烯纤维依旧能为纱线提供抗静电性能;
S2,将薄荷纤维与竹木纤维放入抓棉机中进行初步混合,获得混合纤维B,然后将混合纤维A放入抓棉机中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纤维C;
S3,经过抓棉机初步混合的混合纤维C放入多仓混棉机中,进一步的将原料混合,制成均匀的纤维卷。
步骤三,梳棉:
将纤维卷放入梳棉机中,通过梳棉机将纤维卷充分拉伸混合,制成纤维生条。
步骤四,併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启华针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启华针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