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2033.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辉;张恩华;王广博;汪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3/02 | 分类号: | B64D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人机 空速 延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属于空速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延长管、第二延长管和第一夹持件;第一延长管后端端部设有折叠部,第二延长管前端端部设有固定部,折叠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当第一延长管相对于所述第二延长管转动形成夹角状态时,第一延长管和所述第二延长管通过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现有的非折叠式空速管延长管结构相比,极大地缩减了无人机在运输状态时的航向尺寸,适用于对无人机运输过程中对航向尺寸有限制的场合,尤其对于大型无人机,该延长管可以减少运输组件长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速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
背景技术
无人机上的空速管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数据传感器,是用来准确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条件下周围大气环境的静压和总压。这些测量的压强数据可以转换成无人机的飞行马赫数、气压高度以及升降速度等飞行参数信息并显示输出。
然而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头部的空速管因为它的长度给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在空间要求苛刻的舰载场景,缩短整个无人机的长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空速管延长管并没有采用折叠方式,或者折叠结构只适用于特定型号。飞行器运输设备因为空速管而导致飞行器运输成本的极大增加。
鉴于此,期待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相比于传统非折叠式空速管结构,通过折叠明显缩短整个机身运输长度,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同现有的非折叠式空速管延长管结构相比,极大地缩减了无人机在运输状态时的航向尺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空速管延长管,包括:
第一延长管、第二延长管和第一夹持件;
所述第一延长管后端端部设有折叠部,所述第二延长管前端端部设有固定部,所述折叠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延长管相对于所述第二延长管转动形成夹角状态时,所述第一延长管和所述第二延长管通过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折叠部和所述固定部为空心柱状结构,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延长管与所述第二延长管的端部外周;
所述折叠部面向所述固定部的侧面上部设有沿所述第一延长管轴向方向伸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铰接孔;
所述固定部的上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两侧槽壁上开设有第二铰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中,第一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一铰接孔并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端面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相对的槽底向内凹陷形成内凹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面向所述折叠部的侧面下部设有沿所述第二延长管轴向方向伸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折叠部的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两侧槽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中,第二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二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插槽的深度大于第一连接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一夹持筒体、弧形连接板、第二夹持筒体、第二板部;
所述第一夹持筒体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延长管,所述第二夹持筒体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延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