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1357.9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4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戴福旭;瞿敏;程霖峰;吴雨奇;罗苏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9/21 | 分类号: | B62J9/21;B62J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水杯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自行车。本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控温箱,安装在自行车上;放置腔,位于控温箱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杯;封堵盖,位于所述控温箱的上方;控温机构,用于调节或保持水杯的温度;其中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加热板,位于放置腔的底部且与水杯底部接触,用于加热水杯;冷却组件,位于封堵盖上,用于封堵或打开水杯的顶部开口,以通过气流冷却水杯,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杯架由于功能单一,无法对水杯内的水温进行控制,导致骑手无法饮用适温水的问题,实现了对水杯内水温控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随着自行车的热潮,更多人喜欢通过骑行山地自行车来挑战崎岖的山路,山地自行车是指公路外骑行的自行车,1977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是美国青年为了寻求刺激,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山地自行车通常后尾不带作为,且前端不带车篮。
为了方便骑手在骑行挑战山路后可及时喝水解渴,骑手通常会在车体上安装杯架,以用来放置随身携带的水杯,但是现有的水杯架大多结构单一,功能较差,即大多不具备控制水杯内部水的温度,导致在冬季骑行过长时间后水杯内的水过于冰凉,容易致人感冒,若是携带保温杯,但保温杯内水温无法控制,导致过热又无法饮用,无法准确控制水温,因而给骑手们带来不小的困扰,且现有的杯架无法紧固和定位大小不一的水杯,这就导致水杯直径过大时无法放置,水杯过小时无法紧固定位,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自行车,通过封堵盖封堵或打开水杯的顶部开口,再结合加热板、冷却组件的作用使水杯处于保温或加热或冷却状态,以调节水杯的温度,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水杯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控温箱,安装在自行车上;放置腔,位于控温箱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杯;封堵盖,位于所述控温箱的上方;控温机构,用于调节或保持水杯的温度;其中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加热板,位于放置腔的底部且与水杯底部接触,用于加热水杯;冷却组件,位于封堵盖上,用于封堵或打开水杯的顶部开口,以通过气流冷却水杯。
进一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电动推杆,位于封堵盖的底部;至少一个风道,贯穿封堵盖的内部;限位盖,盖合在水杯的顶部开口处;通孔,开设在限位盖的中部;其中当水杯处于保温状态或加热状态时,所述电动推杆带动限位盖沿放置腔的侧壁向上运动至接触封堵盖,以使通孔被封堵盖封堵,即水杯的顶部开口被封堵盖封堵;当水杯处于冷却状态时,所述电动推杆带动限位盖沿放置腔的侧壁向下运动至远离封堵盖,以使通孔被打开,即水杯的顶部开口通过所述通孔连通风道,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水杯形成气流。
进一步,所述限位盖为圆板状,其周侧向下突出形成定位槽,以容纳水杯的顶部开口;所述定位槽的直径大于水杯的顶部开口直径,以使二者之间留有限位盖的运动间隙;以及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适于限位盖滑动连接的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风道为两个,即互相连通的排风道、引风道,分设在电动推杆的两侧;所述引风道呈┌形,其水平部上开设有背向自行车的第一进风口,以适于在自行车行进过程中进风,其竖直部上开设有朝向水杯顶部开口的第一出风口;所述排风道呈┐形,其水平部上开设有朝向自行车的第二出风口,以适于在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出风,其竖直部上开设有朝向水杯顶部开口的第二进风口;当水杯处于保温状态或加热状态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被限位盖封堵;当水杯处于冷却状态时,水杯的顶部开口通过所述通孔分别连通排风道、引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1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