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9065.1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婉;尹峥;王斌;王峥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G07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巡检 设备 认证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认证管理子系统和移动巡检设备,所述认证管理子系统用于通过与多个移动巡检设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时采集各个移动巡检设备的参数信息,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随后对各个移动巡检设备进行定位、认证和管理,规划和分配移动巡检设备的巡检区域,及时获得发电厂设备异常信息并进行处理。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方法。利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电厂巡检设备异常,并进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保证设备巡检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巡检设备的认证也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工作人员的正确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运维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种发电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场所对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环境安全工作提出了特殊的需求。通常情况下这些场所中的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环境安全任务都是由安检人员来完成,即主要依靠巡视人员到现场对设备进行人工巡检,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巡检不及时、人身安全风险、无法对设备性能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预判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而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传统巡检模式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可能导致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
但是随着巡检范围不断扩大,室内外混合环境,以及上述人员安全和效率等因素,仅仅依靠安检人员己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化的安保需求,在一些危检的环境中,安检人员也不适合执行巡检工作,比如在发电厂或者风电场,到处都是高压电弧,对安检人员来说十分的危险。
另外,还有的系统由设备巡检后台管理软件、智能巡检设备、电子标签组成。巡检后台管理软件完成巡检点、巡检项目、巡检路线、巡检计划等功能设置,实现巡检记录的查询、到位统计、漏检统计、趋势分析、缺陷跟踪等功能。电子标签用于唯一标识现场巡检点。智能巡检设备机作为巡检仪,可以识别现场电子标签或一维/二维条码。同时具有近场通信读卡功能,完成现场巡检点的识别、数据采集、拍照、录像、全球定位系统GPS位置定位、无线数据传输等巡检管理。将这些巡检设备应用到发电厂、风电场这些场所中,产生了巡检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在电力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对高压设备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给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提供连续、实时、精确的位置、航向等导航信息,使其沿预定的路径行驶并完成检测任务,现有巡检机器人接入导航系统主要通过GPS导航,巡检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屏蔽和干扰,也会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导致巡检机器人工作时出现数据偏差,并且在巡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故障或者异常;同时现有技术中对于移动巡检设备的认证缺乏有效的加密认证手段,导致巡检设备易被干扰和盗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认证管理子系统和移动巡检设备,其中,认证管理子系统具体包括参数采集设备、位置分析设备、认证设备和规划管理设备;
所述认证管理子系统用于通过与多个移动巡检设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时采集各个移动巡检设备的参数信息,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随后对各个移动巡检设备进行定位、认证和管理,规划和分配移动巡检设备的巡检区域,及时获得发电厂设备异常信息并进行处理;
认证管理子系统中,所述参数采集设备用于与多个所述移动巡检设备进行通信,获取每个移动巡检设备所独有的属性信息和认证信息;
所述位置分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移动巡检设备的当前巡检区域以及到其他各个区域的多个第一距离;
所述认证设备用于根据每个移动巡检设备所独有的属性信息和认证信息进行安全认证,随后,将认证成功的信息发送到其他设备,同时,对于认证不成功的移动巡检设备进行注册或者报警;
所述规划管理设备用于预先存储各个所述移动巡检设备的正常状态下的内部运行参数以及各个巡检区域所需的移动巡检设备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9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