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地总辐射观测数据匹配及评估方法和系统、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5416.1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娜;赵培涛;雷勇;刘天琦;施丽娟;徐进;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1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孟姣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观测 数据 匹配 评估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1.星地总辐射观测数据匹配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地基辐射站数据,并获取FY-4A卫星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第一时空匹配数据;
获取Himawari-8卫星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第二时空匹配数据;
获取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测量仪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第三时空匹配数据;
对所述第一时空匹配数据、所述第二时空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三时空匹配数据根据天气类型、区域、海拔高度和季节进行划分,存储为第一匹配、第二匹配、第三匹配;
对所述第一匹配、所述第二匹配、所述第三匹配进行评估计算,生成第一相关系数、第二相关系数和第三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关系数、所述第二相关系数和所述第三相关系数,评估数据质量,并标记存疑数据范围;
所述获取地基辐射站数据,并获取FY-4A卫星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时空匹配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地基辐射站数据,并获取所述FY-4A卫星数据;
根据所述FY-4A卫星数据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时间匹配,生成第一时间匹配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匹配数据,利用地面地基辐射站的地理位置采用临近匹配方法从所述FY-4A卫星数据中找出最临近的点位置,作为所述第一时空匹配数据;
所述获取Himawari-8卫星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第二时空匹配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地基辐射站数据,并获取所述Himawari-8卫星数据;
将与地基辐射站数据的观测范围同一小时内的所述Himawari-8卫星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值处理,得到同一小时时间的一小时内均值,生成第二时间匹配数据;
对所述第二时间匹配数据利用地基辐射站的地理位置采用临近匹配法从卫星观测范围内的数据点得出最临近的点位,作为所述第二时空匹配数据;
所述获取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测量仪数据进行时空匹配运算,生成第三时空匹配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地基辐射站数据,并获取所述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测量仪数据;
根据所述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测量仪数据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时间匹配,生成第三时间匹配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匹配数据,利用地基辐射站的地理位置采用临近匹配法,从所述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测量仪数据的观测范围中得出与地基辐射站的地理位置最临近的点位,作为所述第三时空匹配数据;
所述对所述第一匹配、所述第二匹配、所述第三匹配进行评估计算,生成第一相关系数、第二相关系数和第三相关系数,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匹配、所述第二匹配、所述第三匹配进行分类的评估运算;
利用第一计算公式获得每个分类下的相对误差;
利用第二计算公式获得每个分类下的平均绝对误差;
利用第三计算公式获得每个分类下的均方根误差;
对所述第一匹配利用第四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相关系数;
对所述第二匹配利用所述第四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二相关系数;
对所述第三匹配利用所述第四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三相关系数;
所述第一计算公式为:
;
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公式为:
;
其中,
所述第三计算公式为:
;
其中,
所述第四计算公式为:
;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4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
- 下一篇:血管介入器械连续推捻机器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