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395.3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雷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4 | 分类号: | B29C39/24;B29C39/22;B29C39/04;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片 模具 多工位 浇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包括:多个夹持挂带机构,夹持挂带机构用于夹持眼镜片模具且与眼镜片模具上被撕开的胶带固定;驱动所述夹持挂带机构位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夹持挂带机构分布并固定在第一驱动机构上;位于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的撕封机构,撕封机构用于与移动到该撕封机构工作位置的夹持挂带机构配合,使眼镜片模具上的胶带撕开露出浇注口后,并将撕开的胶带送往与夹持挂带机构固定的部位;位于撕封机构下游的浇注机构,浇注机构用于和移动到该浇注机构工作位置的夹持挂带机构配合,将镜片原料通过开启的浇注口注入到眼镜片模具的模腔内。本发明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镜片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
背景技术
镜片模具包括A模、B模以及胶带,A模和B模之间具有模腔,胶带的一端作为根部与A模和B模粘结后,再沿着A模和B模的周面粘结一圈,使模腔形成封闭状态。
为了使胶带与A模和B模的粘结牢固,胶带绕镜片模具周面一圈后并延长出多余覆盖部并与上一层胶带粘结,多余覆盖部的长度约为70mm,这样,胶带另一端为多余覆盖部,需要向模腔内浇注镜片原料时,对胶带的另一端沿着镜片模具的周向施加拉力,使胶带的一部分与A模和B模分离并露出浇注口,通过浇注工具可向模腔内浇注液态的镜片原料,因此,胶带的另一端也常称为胶带的头部。
CN108568925A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浇注机,上述双工位浇注机是指在同一工作台上设置的两套结构相同的浇注系统,每套浇注系统中包括撕开胶带的撕封机构和向模腔浇腔树脂的浇注组件,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撕封机构对包覆的镜片模具上的胶带进行撕开,撕开动作由两部分动作构成,第一部分是撕封机构的夹取组件的回移,第二部分是保持机构的转动,两者同时配合完成了较大长度的胶带的撕开,并在镜片模具表面形成一个没有胶带覆盖的开口,胶带撕开后,浇注组件动作,使得浇注组件的进胶口与开口对应,然后进行浇注。
上述两套浇注系统通过共用一个进料组件和出料组件来降低成本,但是,由于撕封机构和浇注组件集成在同一个工位,必须在胶带撕开后才能进行浇注,在浇注完成后还需要通过撕封机构的反向工作使胶带复位。上述设备的缺陷是:在进行浇注和胶带复位的时候,浇注和胶带复位占用着撕封机构的工作空间,而在胶带撕封和复位的时候,撕封机构又占用着浇注组件的工作空间,因此,在上述设备中,撕封机构与浇注组件彼此占用着对方的资源,造成浇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眼镜片模具的多工位浇注设备,包括:
多个夹持挂带机构,夹持挂带机构用于夹持眼镜片模具且与眼镜片模具上被撕开的胶带固定;
驱动所述夹持挂带机构位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夹持挂带机构分布并固定在第一驱动机构上;
位于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的撕封机构,撕封机构用于与移动到该撕封机构工作位置的夹持挂带机构配合,使眼镜片模具上的胶带撕开露出浇注口后,并将撕开的胶带送往与夹持挂带机构固定的部位;
位于撕封机构下游的浇注机构,浇注机构用于和移动到该浇注机构工作位置的夹持挂带机构配合,将镜片原料通过开启的浇注口注入到眼镜片模具的模腔内。
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夹持挂带机构移动到相应的工位,每个工位均可对眼镜片模具进行独立的操作,例如,本发明中的浇注机构与撕封机构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当浇注机构对一个眼镜片模具进行浇注工作时,撕封机构对另一个新上料的眼镜片模具进行胶带撕开的工作,由此可见,撕封机构和浇注机构互不占用彼此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眼镜开模具上的胶带撕开后露出了浇注口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雷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雷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