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以及防水砂浆、防水砂浆毯、防水粉和发泡保温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3401.1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3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大山;何林轩;银利军;葛振国;王银良;宋海英;皇甫一鸣;张丽;张志平;陈静;周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先创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08 | 分类号: | C04B24/08;E04B1/80;E04B1/66;C04B28/00;C04B38/02;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新飞大道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骨料 添加 凝胶 方法 以及 防水砂浆 水粉 发泡 保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气凝胶、建筑骨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加入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热;至加热到120‑140℃,保持温度并保持搅拌10‑15分钟;步骤二,自然冷却至60℃以下,继续搅拌15‑20分钟即可。本发明通过加热将建筑骨料表面均匀涂覆硬脂酸锌和硬脂酸熔液,然后将气凝通过熔融态的硬脂酸锌和硬脂酸熔粘结在建筑骨料表面。与建筑骨料粘结在一起的气凝胶在制浆过程中不会因漂浮而与建筑骨料分离,从而可以在建筑浆料中均匀分散,由此可像普通砂浆一样在建筑领域广泛使用,并且具有较低的密度,较好的隔热、隔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以及防水砂浆、防水砂浆毯、防水粉和发泡保温板。
背景技术
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其密度为3千克每立方米,却非常坚固,具有很低的导热性,防火可达1200℃;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但是,正是由于气凝胶的密度太小,人们试图将其与建筑骨料混合时,密度较小的气凝胶在制浆时容易与骨料分离,导致其在建筑领域施工中无法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用该方法添加的气凝胶在制浆时,气凝胶不会因其密度小而与骨料分离,所制的浆料中气凝胶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气凝胶、建筑骨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加入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热;至加热到120-140℃,保持温度并保持搅拌10-15分钟;
步骤二,自然冷却至60℃以下,继续搅拌15-20分钟即可。
本发明的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的方法,在步骤一中,当温度达到120-140℃后,硬脂酸锌和硬脂酸熔均达到熔融状态,在搅拌状态下,硬脂酸锌熔液和硬脂酸熔液均匀涂覆在密度较大的建筑骨料的表面。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密度密度较小的气凝胶通过建筑骨料表面的硬脂酸锌和硬脂酸熔液与建筑骨料粘结在一起;保持120-140℃搅拌15-20分钟可使建筑骨料与气凝胶粘结牢固,过长的加热时间或过高的加热温度会使硬脂酸锌熔液和硬脂酸熔液出现老化而降低粘结强度。硬脂酸锌和硬脂酸一起使用使得粘结更加牢固。
气凝胶具有较小的密度且很坚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建筑骨料中添加气凝胶,使得建筑骨料与气凝胶牢固地粘结在了一起而不分离,因此在建筑中使用建筑骨料制浆时,气凝胶不会在浆料中漂浮而与建筑骨料分离,从而可以在建筑浆料中均匀分散,因此就可以像普通的建筑骨料一样制浆,可广泛应且于砌筑、涂抹、铺设、制块、制板等。由本发明的方法添加了气凝胶的建筑骨料密度小,大大减轻了制成品的重量,并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声、防火性能。
优选地,所述气凝胶为硅系气凝胶、碳系气凝胶、硫系气凝胶、金属氧化物系气凝胶或金属系气凝胶。所述气凝胶的粒径可以为0.1μm-2mm。气凝胶具有较小的密度且很坚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建筑骨料的不同用途而选择不同粒径、不同种类的气凝胶添加。以上各种气凝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添加到建筑骨料中,均利用了120-140℃下硬脂酸锌和硬脂酸熔均达到熔融状态,在搅拌状态下将硬脂酸锌熔液和硬脂酸熔液均匀涂覆在密度较大的建筑骨料的表面继而将气凝胶粘结在建筑骨料的表面,因此气凝胶与和建筑骨料的粘结强度与气凝胶及建筑骨料的种类无关。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自然冷却至60℃以下后加入水泥,然后再加入乙酸乙烯酯胶粉、聚乙烯醇胶粉和甲基纤维素,然后再继续搅拌15-20分钟。冷却至60℃以下再加入其它的材料,这时可以防止气凝胶与建筑骨料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脱离。
优选地,所述建筑骨料为砂子、轻质碳酸钙或矿渣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先创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先创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3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