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防烟雾串流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3003.X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邢清然;赵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8/133;F24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烟雾 串流 通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层建筑防烟雾串流通风装置,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包括换气控制机构,所述换气控制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通风交换机构,通风交换机构远离换气控制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滤气连通机构,所述换气控制机构包括换气控制管,换气控制管外侧设置有多个换气移动控制机构,换气移动控制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一侧顶端设置有加湿喷雾机构,加湿喷雾机构底端设置有加湿喷雾喷口,加湿喷雾喷口贯穿顶板的侧壁;同时,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采用加湿喷雾,能够处理通风管内的烟尘和雾霾,净化空气,并且能够将雾化水珠结合的雾霾挤入排水管道,底部的双U型管结构能够防止污水变质造成的被污染的气体通过通风管回流,进而防止对空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层建筑防烟雾串流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烟雾是煤烟和雾,是空气中的烟煤与自然雾相结合的混合体,用来泛指由于工业排放的固体粉尘为凝结核所生成的雾状物,或由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是多种污染物的混合体形成的烟雾。
目前现有的建筑物内部的通风管道大多都不具备烟雾分类的效果,都是一起排出,导致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和自然雾混合在一起,污染环境,自然雾得不到有效排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防烟雾串流通风装置,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让空气中散布的烟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过滤的设备,能够对空气中的煤烟和雾霾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层建筑防烟雾串流通风装置,包括换气控制机构,所述换气控制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通风交换机构,通风交换机构远离换气控制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滤气连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控制机构包括换气控制管,换气控制管外侧设置有多个换气移动控制机构,换气移动控制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一侧顶端设置有加湿喷雾机构,加湿喷雾机构底端设置有加湿喷雾喷口,加湿喷雾喷口贯穿顶板的侧壁,换气控制管贯穿顶板的侧壁内侧设置有换气控制连杆,换气控制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换气压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交换机构包括通风交换舱,通风交换舱底端中央开设有通风连接管口,通风交换舱内侧设置有单向通风挡板,单向通风挡板外侧设置有单向通风器,通风交换舱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过滤风道入口,过滤风道入口的外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通风交换舱外侧的过滤风道入口相对单向通风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二级过滤风道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通风器包括单向通风管,单向通风管前端设置有固定核心支架,固定核心支架设置于单向通风管前端的中部,固定核心支架顶端和底端均活动连接有单向挡板,单向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伸连接支架,单向通风管对应拉伸连接支架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连接支架,拉伸连接支架与固定连接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滤气连通机构包括储水连接管,储水连接管固定连接于通风交换机构的底端,储水连接管远离通风交换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连接管,出气连接管远离储水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储水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都为U型连接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加湿喷雾,能够处理通风管内的烟尘和雾霾,净化空气,并且能够将雾化水珠结合的雾霾挤入排水管道;
2、本发明在使用时,底部的双U型管结构能够防止污水变质造成的被污染的气体通过通风管回流,进而防止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向通风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3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