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2863.1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岸滩生态修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A01G25/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杨说 |
地址: | 570106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红树林 植被 能力 混交 种植 方法 | ||
1.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选择滩涂作为红树林混交种植地;
(2)将泥质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
(3)在A区种植海桑,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所述滩涂为泥质滩涂,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0.5~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5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35%;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1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海桑为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和无瓣海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A区海桑种植播种方式采用撒播,种植密度在6~7株/cm2;播种后,海桑种子发芽期间每2~3小时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1~5%,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3天/次;发芽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喷淡水将盐度控制在5~8%,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幼苗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8~15%,并施0.5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待幼苗长至40cm后停止喷淡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B区待海桑幼苗长至40cm后,种植秋茄时直接移栽秋茄幼苗,种植密度在1~2株/m2,并施0.5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待秋茄幼苗成活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C区待海桑幼苗长至40cm后在中间种植木麻黄,种植面积在5~8%,种植密度在2~3株/m2,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所述C区红榄李种植在木麻黄两侧,种植密度在1~2株/m2,木麻黄左侧红榄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碱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木麻黄右侧红榄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岸滩生态修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岸滩生态修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28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