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美学设计的面部及眼睑一体化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1539.8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宸双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美学 设计 面部 眼睑 一体化 测量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美学设计的面部及眼睑一体化测量仪,包括集成底座,面部宽度测量机构和眼睑测量机构,面部宽度测量机构具备两个移动测量组件,两个移动测量组件沿着集成底座的表面同时靠近以固定面部并测量面部宽度或同时远离以复位;眼睑测量机构具备测量载位组件和测量位置微调组件,测量载位组件的初始位置处于集装底座的表面,模型移位组件用于带动测量载位组件接触到人体的眼睛位置,两个移动测量组件与测量载位组件之间分别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两个移动测量组件沿着集成底座的表面相向靠近移动时,驱动组件带动测量载位组件上移,以同步完成面部和眼睑测量;本发明完成对脸部测量和眼睑测量的同步集成式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美学设计的面部及眼睑一体化测量仪。
背景技术
面部整形由于是在面部进行的手术,必须考虑到面部这个最显眼位置的整容效果,自然也要遵循一定的美感要求,这样才能在手术后达到美丽的效果,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般来说,眼睛的美学整容设计无外乎眼睛大小,眼睑分布以及眼睛与脸型的适配程度。
眼睑位于眼球前方,分上、下眼睑,眼睑间的裂缝称睑裂。眼睑由皮肤、结缔组织、肌肉、腺和结膜组成,是保护眼球的重要结构。眼睑的游离缘称睑缘,是皮肤和粘膜的交界,有2~3列睫毛,并有腺的开口,眼睑的结构:眼睑由外向内,由皮肤、肌层、纤维层和睑结膜四层组成,眼睑测量装置就是面部整容时用于对眼睑进行测量的装置。
现有的整容用面部测量仪大多分为面部测量仪和眼睑测量仪,两个测量仪为分开使用,并需要人工参与,而现有的眼睑测量仪在使用时,大多为佩戴式的测量仪,由于面部状态没有固定,面部状态不稳定,导致眼睑测量仪的测量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美学设计的面部及眼睑一体化测量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美学设计的面部及眼睑一体化测量仪,包括:
集成底座,具备凹槽,脸部下巴置于凹槽内进行脸部初定位;
面部宽度测量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集成底座上,所述面部宽度测量机构具备两个移动测量组件,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沿着所述集成底座的表面同时靠近以固定面部并测量面部宽度,且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沿着所述集成底座的表面同时远离以复位;
眼睑测量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集成底座上,所述眼睑测量机构具备测量载位组件和测量位置微调组件,所述测量载位组件的初始位置处于所述集装底座的表面,所述模型移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测量载位组件接触到人体的眼睛位置;
其中,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与所述测量载位组件之间分别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沿着所述集成底座的表面相向靠近移动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测量载位组件上移,以同步完成面部和眼睑测量;
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沿着所述集成底座的表面相对远离移动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测量载位组件下移复位,以实现所述面部宽度测量机构和所述眼睑测量机构的同时同步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仪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底座包括水平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面板两个平行侧边上的竖向立桩,所述竖向立桩的顶端处于所述移动测量组件的上端且处于所述测量载位组件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竖向立桩的顶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以及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
所述模型装载组件的两个平行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的上边之间形成垂直夹角,单个所述移动测量组件与所述模型装载组件之间通过单个所述驱动组件进行同步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宸双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宸双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