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9061.5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鹏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汽车 车顶 便携式 全自动 遮阳伞 | ||
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其包括:遮阳伞上盖板(601)、下盖板(602)、第一横杆(603)、第二横杆(604)、两组伞叶平面开闭机构(10)、两组遮阳布(50)、竖直运动驱动机构(201‑206)、水平运动驱动机构(301‑309)、驱动控制装置(701‑707)、两组车顶安装横杆(40)。该发明解决了传统折叠式骨架结构汽车遮阳伞的居多弊端,使汽车遮阳伞在收拢状态下可安全随车行驶,而无需每次使用完都必须卸下,极大的增强了汽车遮阳伞使用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阳伞,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
背景技术
夏天,太阳底下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很高,内饰也都是灼烫的,当外界温度达36℃度左右时,汽车在太阳下停放半小时,车内温度会骤升至70℃左右,而使用汽车遮阳伞,可使车内温度保持在40℃左右。汽车遮阳伞除具有防晒隔热作用外,还具有防雨水风沙、防尘防鸟粪、防烟花爆竹损伤、节能、保护内饰和保护健康等作用。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汽车遮阳伞,一般采用折叠式骨架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汽车遮阳伞收拢时体积大,竖直高度很高,挡风面积大,且不美观,因此无法随车行驶,所以每次开车时,都需要将汽车遮阳伞卸下,同时,每次停车使用汽车遮阳伞时,都必须临时安装。一般的折叠式骨架结构汽车遮阳伞重量在5Kg左右,每次卸下和安装都需要消耗车主很大的体力和时间,正因如此,所以虽然汽车遮阳伞对汽车保护具有居多优点,但却很少见人使用。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1159077.X中提供了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汽车遮阳伞竖直高度高,挡风面积大,且不美观,因此无法随车行驶的问题。但专利申请号202111159077.X因采用单电机运行模式,遮阳伞在水平方向展开过程中尚存在运行不顺畅的缺点,有鉴于此,本发明新提供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其包括:遮阳伞上盖板、下盖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两组伞叶平面开闭机构、两组遮阳布、竖直运动驱动机构、水平运动驱动机构、驱动控制装置、两组车顶安装横杆;其中,
所述遮阳伞上盖板四周设有挡板;所述下盖板,其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下部设有两个安装槽,其与上盖板闭合后可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横杆安装于上盖板下方,其上设有两个安装大孔;
所述第二横杆安装于下盖板上方,其上设有两个安装大孔和四个安装小孔;
所述两组伞叶平面开闭机构,其均安装于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用于支撑遮阳伞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每组伞叶平面开闭机构包括:上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一端的内套管、套装于内套管上,可沿内套管上下滑动,且中间固定安装于第二横杆一端的外套管、套装于外套管上端可绕外套管自由旋转的工字型活动环、安装于工字型活动环的上下挡板之间,用于带动工字型活动环旋转的挡位螺栓、安装于工字型活动环的上下挡板之间,用于支撑遮阳布在水平面方向展开和收拢的多根伞叶、安装于最外侧伞叶上,并设有牵引孔的牵引耳、安装于内套管和外套管内部,用于为上盖板升起提供升力的升力弹簧、套装于外套管上可绕外套管自由旋转的伞叶水平运动牵引齿轮、一端固定于伞叶水平运动牵引齿轮上,另一端穿过牵引耳上的牵引孔的牵引杆、安装于外套管下端的底盖;
所述两组遮阳布分别安装于两组伞叶平面开闭机构的多根伞叶上,用于遮阳;
所述竖直运动驱动机构,用于为遮阳伞的上盖板在竖直方向的闭合提供驱动力,其包括:蓄电池、安装于其中一个内套管内部的Ⅰ号驱动电机、安装于Ⅰ号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一个收线轮、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内套管内部上端和两个外套管内部下端,且位于两个升力弹簧上下两端的四个导线机构、安装于第一横杆下方左右两侧的两根导线管、一端安装于收线轮上,中途通过四个导线机构和两根导线管及两个内套管上端的小孔,后端固定于一个导线机构上的上盖板闭合牵引绳、固定于上盖板闭合牵引绳上的两个开关触动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鹏,未经熊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9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