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7779.0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向;祝嘉宁;张新悦;蔡钰欣;陈昱成;罗玉雯;陈盛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5/12 | 分类号: | A47K5/12;A61M35/00;E03C1/04;E03C1/05;F03B13/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消毒 功能 一体 水流 发电 红外 感应 洗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包括用于清洁消毒的清洁消毒装置和用于控制出水、水流发电及电能储存的发电蓄电盒;所述清洁消毒装置包括上半部分为消毒喷雾产生部分,下半部分为出水部分的清洁消毒一体化感应龙头、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微孔雾化片;所述发电蓄电盒包括微型水轮机、蓄电池、电磁阀、继电器、单片机;所述的清洁消毒装置和用于控制出水、水流发电的蓄电盒通过电路连接后,后者将会在前者使用时储存电能,为后续给整体装置供电做好准备。本发明可以将水力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用于清洁和消毒,便捷实用,节约能源,助力防疫,很适合家居卫生间、公用卫生间、公用洗手池等场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供电、感应及雾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水能发电并储能用于感应进而实现清洁和消毒功能的一体化装置,属于流体机械及水电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能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随着人类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人类社会利用最广并且开发技术纯熟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化石能源供应也日趋紧张,相伴而来能源短缺、二氧化碳排放、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因此,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能源开发的重点。我国水能资源局世界首位,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而言,水电资源开发成本低,开发技术成熟,机组水力性能较好,出力较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能源。
近年来,感应洗手台因其节水卫生、精美牢固的优点广受青睐,成为家庭和众多公共场合中的常见装置。但感应水龙头的正常工作需耗费大量干电池,高频率更换电池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与此同时,在疫情反复无常的当下,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应成为全民常态化工作。然而现有的感应手部消毒机普遍存在有耗电量大的弊端,并且与洗手装置非一体化,使用率较低。
该种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采用水流发电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红外感应洗手装置高频率更换电池进而破坏环境的问题,能有效缓解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负载。同时,一体化的清洁消毒装置方便实用,不仅能提高消毒装置的使用率,助力防疫,更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该装置是一种经济便利、集成智能、节能减排、高效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清洁与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流发电红外感应洗手装置,包括清洁消毒装置和用于控制出水、水流发电及电能存储的发电蓄电盒;其中:
所述清洁消毒装置包括清洁消毒一体化感应龙头、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微孔雾化片;所述清洁消毒一体化感应龙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消毒喷雾产生部分,下半部分为出水龙头;所述微孔雾化片位于清洁消毒一体化感应龙头上半部分,与消毒液存储部分用一导管连接,消毒液通过导管接触微孔雾化片,用以产生消毒喷雾;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位于微孔雾化片下部附近及出水龙头下部附近,用于感测是否有人体靠近所述清洁消毒一体化龙头,并将该红外感应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用于控制出水、水流发电及电能存储的发电蓄电盒包括微型水轮机、蓄电池、电磁阀、继电器、单片机;所述的微型水轮机与蓄电池相连,城市供水管道水流冲击微型水轮机进行发电,并将微型水轮机输出的电能储存至蓄电池中;所述蓄电池与电磁阀、继电器、单片机、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微孔雾化片相连,为它们的工作提供电能;所述电磁阀与继电器相连,通过接收继电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管道水流的通断;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控制电路各元件,实现装置的自动化运行;所述单片机与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接收电信号并控制电磁阀及微孔雾化装置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7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