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耐候色层涂料及超耐候色层、超耐候塑料烫金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7645.9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聪;肖煊;熊丽端;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C09D127/18;B41M5/42;B41M5/4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耐候色层 涂料 超耐候 塑料 烫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耐候色层涂料及超耐候色层、超耐候塑料烫金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超耐候色层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羟基丙烯酸树脂16~24wt%、氟碳树脂8~12wt%、异氰酸酯6~9wt%、二氧化钛1~2wt%、紫外吸收剂1~2wt%、抗氧剂0.5~1wt%、成膜助剂0.5~1wt%、有机溶剂50~67wt%。色层涂料涂布烘干得到超耐候色层,可应用于超耐候塑料烫金膜。制备的超耐候塑料烫金膜耐候性强,烫金于塑料塑件可应用于家电、汽车和建材等多个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烫金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耐候色层涂料及超耐候色层、超耐候塑料烫金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烫金膜由于其绿色环保、装饰效果华丽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厂家和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塑料产品表面使用烫金膜来进行装饰。常用的烫金膜一般用于纸基,对耐候性要求并不高。而用于塑料装饰的烫金膜,应用于家电、建材和汽车装饰各个方面,由于塑件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转移到户外环境下,对耐候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烫金膜长时间光照环境下不能存在色差、粉化、龟裂等异常情况。
烫金膜的结构通常包括基膜、离型层、色层、金属镀层和胶层,为提高其耐候性,采用耐候性强的色层是必要和有效的途径。虽然聚氨酯具有一定的耐候性,但是在制备烫金膜中常用的聚氨酯色层在户外环境下的耐候性并不佳,难以满足使用需要。如CN107629603A和CN113602032A公开的色层涂料均为聚氨酯涂料,其在非长期户外环境下使用耐候性较佳,但在户外环境下使用则存在保光度不足的缺陷、容易变黄,特别是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更容易受到光、水、空气的影响而开裂粉化。
在户外耐候涂料的研究中,氟碳聚氨酯涂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报道的多是用于户外建筑上,涂层较厚,并不适用于烫金膜色层。如CN101696343A公开的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面漆也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但其涂层较厚,用作烫金膜色层存在涂布性能不足的问题。CN104893532A公开的一种热反射含氟聚氨酯面漆耐候性极佳,氙灯或UV-B3000h漆膜无异常,保光率≥80%,适合在大型石油储罐、户外建筑、特种箱等多种领域上应用,但其涂层厚达150μm,用作烫金膜色层也存在涂布性能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氟碳聚氨酯作为面漆使用时一般采用喷涂或者刮涂的方式上漆,完成后还需要在高热环境中熟化一段时间,整个制备周期一般需要数天;而作为烫金膜涂层时一般是使用高速凹版涂布机涂布到基材上,涂料的黏度小、烘干温度高、固化时间短,10-15s就要完成涂料的转移,一般的氟碳聚氨酯涂料达不到上述要求,制备过程中涂布性能、涂布表观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不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耐候色层涂料,用于形成塑料烫金膜的色层,并增强烫金膜的耐候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超耐候色层,用以增强烫金膜的耐候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耐候塑料烫金膜,耐候性强,能够应用于处于户外环境下的塑件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超耐候塑料烫金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实施,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超耐候烫金塑件,能够适用于户外环境,耐候性强,装饰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耐候色层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羟基丙烯酸树脂16~24wt%、氟碳树脂8~12wt%、异氰酸酯6~9wt%、二氧化钛1~2wt%、紫外吸收剂1~2wt%、抗氧剂0.5~1wt%、成膜助剂0.5~1wt%、有机溶剂50~67wt%。
进一步的,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羟基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20000,羟基官能度为1~3之间,优选为1.5。
进一步的,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氟碳树脂为FEVE四氟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5000-2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7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