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弯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6224.4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9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D43/24 | 分类号: | B21D43/24;B21D43/00;B21D43/02;B21D43/18 |
| 代理公司: | 金华蘑菇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1 | 代理人: | 曲姮 |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弯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弯折装置操作繁琐且工作量较大,降低工作人员板材加工的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板材弯折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进料管道,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传输区域、限位区域和加工区域,传输区域内设有用于传输的传输机构和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有若干组,工作台上设有供夹紧机构储存的储存腔,储存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以及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传输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驱动盘以及突出在驱动盘上的驱动块,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本发明的一种板材弯折装置,能够增加板材下料和加工的自动化,降低人工的工作强度,保证板材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材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有着不同的分类,面对不同的环境,使用选择也不同。但塑材加工完成后均为平面状,在特殊情况或者特殊需要下,需要使用到弯折的板材。此时弯折装置是用于对板材的弯折和加工,使得板材实现弯折,方便板材的二次加工。
而现有技术中对板材加工的弯折装置需要人工对板材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得工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对板材的位置进行控制,等到板材加工完毕之后人工将加工完毕的板材取下然后换上需要加工的板材,操作繁琐且工作量较大,从而会降低板材加工的效率,同时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弯折装置,能够增加板材下料和加工的自动化,降低人工的工作强度,保证板材加工的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材弯折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进料管道,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传输区域、限位区域和加工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内设置有用于传输的传输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夹紧机构储存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以及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驱动盘以及突出在驱动盘上的驱动块,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供驱动块转入的驱动槽,若干所述驱动槽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动块内,所述转动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动杆,若干所述转动杆呈双数设置,所述加工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弯折设备,所述加工区域内设置有固定夹紧机构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首先将若干个夹紧机构放入至工作台开设的储存腔内,同时夹紧机构挤压支撑板使得支撑板推动第一弹簧逐渐压紧和收缩,且只有一个夹紧机构是突出在工作台上的,并且突出在外的夹紧机构被限制在相邻转动杆之间,然后工作人员将需要加工的板材放入到倾斜设置的进料管道内,进料管道仅供板材通过,使得若干板材堆积在进料管道内并一个一个地依次滑落至工作台上然后被夹紧机构接近,当板材滑落至工作台上的时候启动电机,使得电机的启动来带动驱动盘以及突出在驱动盘上的驱动块转动,而驱动块持续地转入至驱动槽内来带动转动块以及转动块上的若干转动杆的转动,且需要驱动盘转动多次之后实现对转动块的持续推动,进而相邻的转动杆能够与夹紧机构接触并推动夹紧机构逐渐地朝向弯折设备设置的方向移动,当夹紧机构脱离转动杆后会通过工作台滑动至加工区域,然后通过定位机构实现定位,且此时夹紧机构夹紧的板材位于弯折设备的正下方,然后再实现弯折处理,则不需要工作人员自行对板材进行运输和定位,从而能够保证板材加工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撑盘、对称滑动连接在支撑盘上的两个夹紧块以及设置在两个夹紧块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支撑盘与支撑板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通过进料管道进入到工作台内时会首先与两个相互贴合的夹紧块接触,同时顶推夹紧块使得两个夹紧块相互远离并拉动第二弹簧,当板材完全插入到两个夹紧块内后,两个夹紧块在第二弹簧自身弹力回复下逐渐地与板材表面相贴合,实现两个夹紧块夹紧板材,保证板材的固定,且支撑盘可呈圆柱体设置,增加传输机构推动支撑盘的效率,防止传输机构直接对板材进行传输而对板材产生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