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井下一体化的钻井实时优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6132.6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邵增元;刘畅;陶成玉;刘欣;吴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13;E21B4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井下 一体化 钻井 实时 优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井下一体化的钻井实时优化系统,涉及石油与天然气、矿石等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包括井下数据测量系统、井下安全监测系统、井下钻井优化系统、地面数据系统、地面决策系统和控制及执行系统,井下数据测量系统用于对井下的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和井眼轨迹参数进行测量得到测量数据;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其用于对井下的地质故障、循环系统故障和钻头钻具故障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数据;井下钻井优化系统,其用于对测量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并分析得到钻井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编码后上传;地面数据系统,其用于为地面决策系统提供历史数据、钻井知识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钻井优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矿石等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井下一体化的钻井实时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资源开采过程中,对钻井成本的追求是持续不断的,其中,通过钻井优化提高钻井效率,降低能量消耗是降低钻井成本的重要方向。为此,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展钻井优化的工作。
常规钻井采用邻井参数或通过试钻进行钻井优化。邻井地层相近甚至相同,钻头类型及钻具组合也非常相近,因此,直接采用邻井参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没有邻井、邻井数据参考性不强或采用新的工具组合、钻井工艺等措施时,可以通过试钻确定最优工作参数,即固定钻压,调整转速或固定转速调整钻压,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钻,得到最优的钻井参数。试钻法实用性较强,但耗时较长;如果地层变化,之前最优的钻井参数不适用,需要人工再进行调整。
随着资源开采技术的发展,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技术广泛应用,给常规试钻式的钻井优化法带来很大困难:地面传感器测量数据与井下实际情况相差巨大,比如水平井由于钻具托压,虽然地面显示加了很大的钻压,但实际加在钻头上的钻压并不大,出现钻机能力范围内无法进一步优化钻进,提高效率的情况;参数强化,导致井下工况恶劣,钻头钻具工作寿命缩短,起下钻更换钻头钻具的次数增加,影响总的钻井周期;水平井由于地质构造问题,对着陆点把控不准,导致提前着陆或延后着陆,随后需要再次定向,增加了钻井周期;提高单井采收率,需要井眼轨迹精确控制,使井眼轨迹始终处于优质储层中,井眼轨迹控制不好,导致出层,需要纠回到储层,增加了钻进时间,减小了泄油面积;钻头技术的提高,一趟钻要钻多个层段,钻井参数不能及时调整,导致钻头提前失效或效能发挥不佳。
近年来,钻井技术发展迅猛,推出了能够控制钻柱转速的顶驱、控制钻压的自动送钻系统、能够实现井眼轨迹闭环控制的旋转导向工具、随钻测量岩石性能的随钻测井仪器、井下工况测量及分析的软硬件系统、减小托压或有害振动的专用工具(如水力振荡器、扭力冲击器等),同时钻井优化算法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应用。虽然各家油服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钻井优化工作,但至今还没有能够全面地考虑钻井工具、环境、钻井设计要求的综合型钻井优化系统,特别是现有的钻井优化系统都没有充分考虑钻头钻具的健康状态,导致钻井优化的实际效果欠佳,影响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井下一体化的钻井实时优化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钻井优化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井下数据测量系统,其用于对井下的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和井眼轨迹参数进行测量得到测量数据;
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其用于对井下的地质故障、循环系统故障和钻头钻具故障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数据;
井下钻井优化系统,其用于对测量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并分析得到钻井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编码后上传;
地面数据系统,其用于为地面决策系统提供历史数据、钻井知识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