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5342.3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久方;凌欢;吴瑞;张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4 | 分类号: | G01R15/14;G01R19/2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流器 电流 传感 | ||
1.一种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流传感器设有用于连接待采集器件的两个铜排,分流器的采样电阻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铜排上,所述分流器输出端经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隔离电路连接至MCU输入端,所述MCU输出端连接CAN接口,所述CAN接口用于连接汽车CAN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铜排固定在电流传感器的壳体外,所述分流器、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隔离电路、MCU固定在壳体内,所述CAN接口固定在壳体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铜排上均设有母线电流连接孔,每个所述铜排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端焊接到铜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整体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仅一端开口用于固定CAN接口,所述铜排固定在壳体表面并伸出壳体,所述连接孔在铜排伸出壳体的部分,所述壳体表面涂抹有屏蔽漆层,所述采样电阻为高精密低温票电阻,所述采样电阻末端接线柱连接电压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为对称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供电电压7V,低温票电阻接线柱连接差分放大电路Vin1和Vin2。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输出末端V0连接滤波电路Ui端,所述滤波电路末端U0+与A/D转换器输入端相连,滤波电路U0-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由两个相同的A1运放电路和A2运放电路成输入级,所述A1运放电路的输入端正极经电阻R1连接一个采样电阻,所述A2运放电路的输入端正极经电阻R2连接另一个采样电阻,所述A1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经依次串联的电阻R4、电阻R3、电阻R5连接A2运放电路的输出端,所述A1运放电路的输入端负极连接至电阻R4和电阻R3之间,所述A2运放电路的输入端负极连接至电阻R5和电阻R3之间,所述串联的电阻R4、电阻R3、电阻R5并联有电容C1,所述A1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6连接A3运放电路的输入端正极,所述A2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7连接A3运放电路的输入端负极,所述A1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6、电阻R9接地,所述A2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7、电阻R8连接A3运放电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3运放电路为低温票低增益运放电路,所述A1和A2运放电路为低温票、高增益的运放电路,所述电容C1为滤波电容,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6、电阻R7、电阻R9为平衡电阻,所述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为分压电阻,所述平衡电阻用于平衡输入端失调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电路选用转换位数24位、具有高速电能计算功能和一个串行接口的高度集成的模数转换器CS5460A。所述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输出端口与隔离电路VI端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选用具有多通道配置和输出使能功能的四通道数字隔离器进行隔离和连接,所述隔离电路内的逻辑存储器为RAM存储器,所述隔离电路将隔离器输出端口V0与微控制单元MCU输入端SPI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判断,所述MCU内设有定时器、通讯接口、电源管理器、看门狗计时器,所述MCU将微控制单元输出端SPI与CAN输入端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接口输出端口通过接插件与外界相连接,所述CAN接口为设有四个Pin脚的连接器,其中Pin a为供电电源VCC、Pin b为CAN_L、Pin c为CAN_H、Pin d为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53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掺杂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防拔管报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