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5241.6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乔浩玥;黄刚;唐亮;张发盛;赵航;张勇波;程焘;罗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刘冀 |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建筑物 特征 参数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用于指示建筑物的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其中特征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刚度,并且响应参数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响应频率;建立特征参数的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并利用初始有限元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确定响应参数的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建立用于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响应面模型,并根据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第一响应面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和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确定第二响应面模型的参数;测量目标建筑物的响应参数;以及利用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所测量的响应参数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建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既有旧桥的安全评估工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建筑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侵蚀、各种荷载的长期效益和材料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局部关键构件出现各种损伤,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由于既有建筑物材料的弹性模量、密度、结构尺寸等会发生变化,初始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建立能够反映建筑物结构真实受力状态的精确有限元模型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响应面法是指在试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拟合得到结构响应和待修正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响应面模型代替有限元模型,能够实现对特征参数的优化修正。基于响应面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可以很好的对既有建筑物的受力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及性能预测,近年来在建筑物工程领域中开始得到推广使用。
但是,基于响应面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不能够很好的模拟待修正特征参数与响应特征值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不能提高响应面模型的拟合精度,进而不能够对既有建筑物的当前状态进行安全评估及风险预测。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物的响应面模型不能够很好的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不能求得更加精确的特征参数,从而不能对建筑物进行准确地安全评估和风险预测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物的响应面模型不能够很好的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因此不能求得更加精确的的特征参数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包括:建立用于指示建筑物的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其中特征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刚度,并且响应参数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响应频率;建立特征参数的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并利用初始有限元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确定响应参数的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建立用于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响应面模型,并根据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第一响应面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和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确定第二响应面模型的参数;测量目标建筑物的响应参数;以及利用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所测量的响应参数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5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