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回转马达的多功能插装阀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2001.0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铂;白利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易维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0 | 代理人: | 于正友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转 马达 多功能 插装阀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马达的多功能插装阀及其使用方法,插装在回转马达的座腔内部,包括溢流组件和单向补油组件;所述阀芯弹簧安装在阀芯结构上,在阀芯弹簧的作用下,阀芯结构和阀体上的开口形成锥口密封;所述回转马达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油口A、进油口B和补油口,所述阀体的开口与进油口A或进油口B连通,所述阀体沿补油口径向穿过补油口,当进油口A或进油口B与补油口形成压差时,所述单向阀朝远离阀体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所述补油口和过流孔连通。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液压驱动装置(回转马达)插装阀结构优化,实现单向补油阀与溢流阀功能的集成,合理优化了阀体结构,降低了设备的安装尺寸,适用于更小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插装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转马达的多功能插装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驱动装置作为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需要实现设备的转动。目前挖掘机越来越趋于微小化,因此对于各种元件结构要求越来越紧凑,作为液压驱动装置(回转马达),为满足产品需要,必须优化设计结构,降低产品的体积;
液压驱动装置(回转马达)需要具备溢流阀和单向补油阀,而现有技术中的阀门具有相对单一的功能,所以在安装时势必会增加液压驱动装置(回转马达)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马达的多功能插装阀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插装阀功能单一、多功能难以集成为一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回转马达的多功能插装阀,插装在回转马达的座腔内部,包括溢流组件和单向补油组件;
所述溢流组件包括阀体、阀芯结构和阀芯弹簧,所述阀体的一端封闭,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回转马达的出油口连通的开口,且所述阀体的靠近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回转马达的补油口连通的过流孔,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阀芯结构插装在阀体内,所述阀芯结构的外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阀芯结构中沿轴向设有一端封闭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封闭端靠近阀体的开口,所述通道远离封闭端的开口端与阀体上的开口连通;所述阀芯弹簧安装在阀芯结构上,在阀芯弹簧的作用下,阀芯结构和阀体上的开口形成锥口密封;
所述单向补油组件包括补油阀套、单向阀和补油弹簧,所述补油阀套和单向阀安装在阀体外侧且补油阀套的内壁和单向阀的内壁均与所述阀体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阀体插装在补油弹簧中,在补油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单向阀的内壁与过流孔形成动密封,所述单向阀的外壁与所述回转马达的座腔形成动密封;
所述回转马达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油口A、进油口B和补油口,所述阀体的开口与进油口A或进油口B连通,所述阀体沿补油口径向穿过补油口,当进油口A或进油口B与补油口形成压差时,所述单向阀朝远离阀体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所述补油口和过流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插装在溢流阀座内的螺套、阀体端盖和螺堵,所述螺套内插装有阀芯结构,所述阀芯结构的外壁与所述螺套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阀体端盖安装在溢流阀座靠近锥阀的一端,所述螺堵安装在溢流阀座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阀芯结构包括阀芯主体、阀芯底座、阀芯轴、阀套和锥阀;所述阀芯主体和阀芯底座置于螺套内且阀芯主体和阀芯底座的外壁与螺套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螺套内壁设有对阀芯底座轴向限位的第一台阶面;
所述阀套内具有轴向通孔,所述阀芯轴伸入阀套的轴向通孔内,所述锥阀安装在阀套远离阀芯轴的一端上;
所述阀套伸入阀芯弹簧内,所述阀套的一端上设置有对阀芯弹簧的一端进行轴向限位的环形凸台,所述阀芯弹簧的另一端由阀芯主体进行轴向限位;
所述阀体端盖上沿其轴向具有贯通的开口,所述锥阀的端部和开口的内壁相接触形成锥口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2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