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骨细胞前体同源靶向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0915.3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丰;王清清;王皓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1/7105;A61K47/46;A61P19/10;C12N5/07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同源 靶向 细胞膜 纳米 泡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骨细胞前体同源靶向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材料无法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谱系中特定细胞阶段的技术难点。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对破骨前体细胞低渗裂解及匀浆处理得到破骨前体细胞膜,再挤压纳米化后获得破骨前体细胞细胞膜纳米囊泡。本发明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含有破骨前体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具有靶向识别及融合能力,赋予靶向破骨前体细胞的功能。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多核细胞分化谱系中特定分化阶段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其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及免疫原性低的特点,说明有利于推广到各类多核细胞的特定分化阶段细胞膜纳米材料用于对应细胞分化谱系的制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破骨细胞前体同源靶向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过度多核化激活是各种疾病病理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包括溶骨性疾病,慢性感染中的肉芽组织破坏,多核巨细胞的过度炎症反应等。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慢性骨骼疾病,其低骨量和严重的骨微组织结构破坏特点,往往会增加骨骼的脆性和易断裂性。作为独特的骨吸收细胞,成熟的多核破骨细胞由于其高转录活性,分泌大量酶和酸发挥骨吸收的功能。然而,破骨细胞的过度多核化会导致骨稳态失衡,从而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因素。目前,对溶骨性疾病的一线治疗,如双膦酸盐,其不加选择地抑制破骨细胞谱系,导致所有骨吸收细胞凋亡,从而破坏必要的骨转换。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材料来选择性靶向破骨细胞谱系中疾病相关特定阶段的破骨前体细胞。
细胞膜工程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从药物输送、成像到光活化治疗等各种领域。用细胞膜伪装的仿生纳米粒子赋予了类似细胞的功能,从而延长了纳米颗粒在血液中的循环,使它们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外,在癌症治疗中,由于它们从细胞中继承了必要的融合蛋白和粘附分子,癌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可以特异性地靶向同源细胞。因此,这些细胞膜材料的同型靶向递送是未来疾病治疗的可用策略。
然而,尽管细胞膜工程化技术已用于各个领域,但尚未实现在细胞多核化过程中具有特定阶段细胞的选择性靶向递送。破骨前体细胞源自RANKL诱导3天的巨噬细胞,具有参与破骨细胞循环、募集、细胞间识别和融合的特定蛋白质,参与迁移和靶向的蛋白质,如CXCR4、CDC42和RAC2,融合相关蛋白质如CD44和OSCAR。因此,具有特定阶段标记蛋白的细胞膜有助于破骨前体细胞的选择性靶向递送的作用。
本发明中破骨前体细胞膜纳米囊泡,可特异性靶向破骨前体细胞。目前没有这种破骨前体细胞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材料不具有高效、特异靶向破骨细胞谱系中特定阶段细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靶向破骨前体细胞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及其应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破骨前体细胞的细胞膜纳米囊泡,其制备方法如下:
(1)提取哺乳动物单核细胞,15~30ng/mL M-CSF诱导3-5天得到巨噬细胞,再用30~80ng/mL RANKL诱导3天,获得破骨前体细胞;
(2)洗涤,胰酶消化后,用4℃的TM缓冲液重悬,所述TM缓冲液为1mM MgCl2和10mMTris加水混合,并将PH调至7.4;重悬后利用微型注射器挤出30~40次以破坏细胞,得到细胞匀浆;
(3)加入1M蔗糖与细胞匀浆混合,达到0.25M蔗糖终浓度;
(4)将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4℃、2000xg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4℃、3000xg条件下离心30~35min,用0.25M蔗糖溶液重悬沉淀洗涤,再次4℃、3000xg条件下离心30~35min,得到细胞膜;
(5)将得到的细胞膜用Avanti mini挤出器挤过聚碳酸酯滤膜5~10次,获得可靶向破骨前体细胞的细胞膜纳米囊泡。
作为优选,所述的哺乳动物单核细胞为6~8周C57BL/6J小鼠胫骨及股骨单核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0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