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知服务质量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8111.X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5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洋;李永翠;朱方园;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知 服务质量 信息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知服务质量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QNC机制的路径过长,应用网元可能不能及时响应处理的问题。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获取第一QoS通知,该第一QoS通知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的QoS的第一QoS信息;用户面网元向需要上报QoS通知的应用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QoS通知,该第二QoS通知包括该目标业务的第二QoS信息,其中,该第一QoS通知与该第二QoS通知相同,或者,该第二QoS通知是根据该第一QoS通知确定的。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0775699.1,原申请日是2019年8月21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知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之外,移动通信催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车联网或工业控制等,同时对网络带宽、时延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网络负荷进一步加重。
为了有效满足移动通信的发展所需的高带宽和低时延的要求,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ETSI)于2014年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方案。MEC是基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演进架构,将基站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一种技术。图1是基于5G架构的MEC方案。基于5G架构的MEC方案通常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MEC服务器部署在基站之后(如图中的方式一所示),下沉部署的MEC服务器可以将本地业务的数据直接分流到本地部署的应用服务器,避免了流量在核心网的迂回。另一种是MEC部署在下沉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即本地UPF网元)处(如图中的方式二所示)。相对于传统部署方式(如图中的方式三所示),MEC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时延和高带宽服务。
现有的QoS通知控制(QoS notification control,QNC)机制中,在QoS flow的QoS目标不能被满足的情况下,由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上报QoS通知,进而应用网元进行响应。然而,在MEC的场景下,虽然用户面部署离基站很近,但PCF网元是中心化部署的,这样QNC机制的路径过长,应用网元可能不能及时响应处理,违背了MEC方案设计的初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知QoS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QNC机制的路径过长,应用网元可能不能及时响应处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知服务质量QoS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获取第一QoS通知,该第一QoS通知包括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的QoS的第一QoS信息;用户面网元向需要上报QoS通知的应用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QoS通知,该第二QoS通知包括该目标业务的第二QoS信息,其中,该第一QoS通知与该第二QoS通知相同,或者,该第二QoS通知是根据该第一QoS通知确定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用户面网元可以直接向需要上报QoS通知的应用网元发送用于指示第二QoS通知的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说QoS通知信息不需要经过中心化的网元(如策略控制网元),因此可以缩短QNC机制的路径,使得应用网元能够及时对QoS通知信息进行响应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的QoS的第一QoS信息包括该目标业务的第一QoS信息或者该目标业务所在的目标QoS流的第一QoS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8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