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7710.X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3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士杰;王书斌;梁振;衣震旭;陈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25/00 | 分类号: | D06F25/00;D06F58/24;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包括外筒本体以及与所述外筒本体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的主冷凝风道、副冷凝风道,所述副冷凝风道具有处于所述外筒本体上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副冷凝风道内设置有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滤除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副冷凝风道内的湿热气流中的水分。根据本发明,所述滤水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副冷凝风道中,能够将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湿热气流中的水分至少部分地滤除,从而能够使尽量干燥的气流进入风机及后续的烘干风道内,有利于提升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加热部件的加热效率,进而提升应用其的洗干一体机的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导向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趋势,各类家电都随潮流走向创新化发展道路,洗衣机也从只能简单洗衣、脱水的设备发展成现在具备烘干、护理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化产品。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洗干一体机(也即洗衣烘干一体机)多是通过自来水冷却热湿空气的方式来去除衣物湿度,大多数洗干机采用后置冷凝风道进行冷凝,也有少数洗干机取消单独的冷凝风道,采用后筒壁面进行冷凝,其主要方法为在后筒上部设置冷凝水进水管,冷凝水可以顺着后筒内壁面流下来与热湿空气换热并除湿。但冷凝风道由于沿程长容易产生毛屑堵塞,后筒冷凝又因出风口的位置常出现换热不均匀的状况,这些因素等往往导致除湿效率不高,烘干时间长。
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技术中提出采用多级冷凝和多出风口的方法,在后筒内表面增加不同形状的导水筋,特别是具有层层排列的导水筋,使冷凝水沿内表面流下时增加其在后筒内的停留时间;同时保留原本设置在外筒后侧的冷凝风道(可以称为主冷凝风道)基础上在其上方在增加一出风口与后筒冷凝风道(可以称为副冷凝风道)连接,在筒内的热空气先经过后筒冷凝,一部分经过冷凝的热空气进入达到后筒冷凝风道进行二次冷凝,同时经后筒冷凝后的另一部分热空气经上方的出风口到冷凝风道中,双风道配合双冷凝提高烘干效率。但是在上方开设的副风道进行作业时,存在冷凝不完全会导致一部分湿热空气进入到风机以及加热装置端,影响烘干效果,基于相关技术的前述不足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的后筒风道的入口进入的湿热气流中水分含量过大导致烘干一体机的烘干效率低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包括外筒本体以及与所述外筒本体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的主冷凝风道、副冷凝风道,所述副冷凝风道具有处于所述外筒本体上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副冷凝风道内设置有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滤除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副冷凝风道内的湿热气流中的水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水装置包括第一滤水结构,所述第一滤水结构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呈环绕所述副冷凝风道的中心线的喇叭口形状,且所述喇叭口形状的大口朝向所述外筒本体的所述内部空间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水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挡环,所述喇叭口形状的大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挡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滤水结构,所述第二滤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水结构远离所述内部空间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水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挡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挡环的环内空间的多根毛刷,多个所述毛刷沿着所述第二安装挡环的径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水结构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滤水结构沿着所述第二安装挡环的轴向依次设置;和/或,所述毛刷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水装置还包括第三安装挡环,当所述滤水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挡环时,所述第一安装挡环、第二安装挡环能够与所述第三安装挡环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一安装挡环与所述第三安装挡环对所述第二安装挡环形成夹持,所述滤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挡环连接于所述副冷凝风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7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