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5724.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青;王钢;丁小波;曾显珣;黄珊珊;马嘉;邱志;杨联金;邓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4 | 分类号: | H04W28/14;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缓存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网络边缘缓存技术领域,本发明同时结合固定缓存节点和移动缓存节点进行缓存,在缓存策略制定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待缓存数据的缓存成本,还充分考虑了固定缓存节点和移动缓存节点各自缓存待缓存数据所获得的净收益,并依据该待缓存数据的数据总量、固定缓存节点缓存该待缓存数据的第一净收益,以及移动缓存节点缓存该待缓存数据的第二净收益,构建了与待缓存数据对应的最优缓存策略,最终依据该最优缓存策略,将待缓存数据分配至固定缓存节点和移动缓存节点进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边缘缓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在无线通信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更新以及全球范围的社交网络密切联系,人们在体验到了更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对未来网络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移动数据流量增长迅猛。为了减轻骨干网的通信负担,减少对延迟敏感的业务的响应时间,移动边缘缓存方案被提出。目前,移动边缘缓存技术主要分为固定节点缓存方案和移动节点缓存方案,这两种方案虽然均可以减少通信延迟,但仍有各自的缺点。如,采用基站这类固定缓存节点的部署成本较高,受限于固定缓存节点的位置,固定缓存节点的服务范围和灵活性均有限;如车辆这类移动缓存节点虽然具有较高灵活性,但其存储容量有限,缓存的数据量较少。
基于此,当前的移动边缘缓存技术还需要提供更快速或者更可靠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缓存方法,包括:
获得待缓存数据,并确定所述待缓存数据的数据总量和净收益相关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总量和所述净收益相关参数,确定固定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一净收益,以及移动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二净收益;
根据所述数据总量、所述第一净收益、所述第二净收益以及预设时延阈值,确定与所述待缓存数据对应的最优缓存策略;其中,所述最优缓存策略包括所述固定缓存节点的数量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的数量,以及所述固定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一数据量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二数据量;
根据所述最优缓存策略,将所述数据总量的所述待缓存数据分别缓存至相应的所述固定缓存节点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边缘缓存装置,包括:
待缓存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获得待缓存数据,并确定所述待缓存数据的数据总量和净收益相关参数;
净收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总量和所述净收益相关参数,确定固定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一净收益,以及移动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二净收益;
缓存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总量、所述第一净收益、所述第二净收益以及预设时延阈值,确定与所述待缓存数据对应的最优缓存策略;其中,所述最优缓存策略包括所述固定缓存节点的数量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的数量,以及所述固定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一数据量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缓存所述待缓存数据的第二数据量;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缓存策略,将所述数据总量的所述待缓存数据分别缓存至相应的所述固定缓存节点和所述移动缓存节点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