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温控功能的压缩机换热系统及其温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5301.6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鸿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温控 功能 压缩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温控功能的压缩机换热系统及其温控方法,包括:集成式温控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式温控筒内部的温控油筒;蛟龙盘,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外侧,且与所述温控油筒焊接连接;温度感应器,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温控油筒的外表面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冷却油道,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内部,且与所述温控油筒设置为一体结构;热交换筒,其设置在所述集成式温控筒的一侧;辅助温控筒,其设置在集成式温控筒的后方。其解决了传统压缩机换热系统冷却的方式单一,组合功能也单一,只能通过单一介质进行温控,进而无法提高温控的效果,同时对温控的效率也无法更好的把握,从而浪费大量的热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温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温控功能的压缩机换热系统及其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工作时,电动机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剩余的电能都转换为了热能,从而需要换热系统对热能进行收集,以保持电机在一个恒定高效率的温度下工作,从而也需要换热系统具备温控功能;
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201620604673,一种空压机温控系统,包括出气管,温控阀,油气桶,主机温度传感器,油冷却罐,出油口,出油口温控阀,散热器,主机,PLC控制器和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机通过管道与油气桶连接;所述油气桶设有上盖;所述出气管一端固定在上盖上,且与油气桶内部相通,另一端连接散热器;所述温控阀固定在出气管上;所述油冷却罐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温控阀固定在出油口附近;所述散热器设有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机的下端设有主机温度传感器;所述加载阀,温控阀,主机温度传感器,出油口温控阀,主电机,风机,PLC控制器和散热器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上述申请中反馈系统完善,能够及时反馈系统内部出现的问题,进而及时调节,但是其冷却的方式单一,组合功能也单一,只能通过油冷进行温控,进而无法提高温控的效果,同时对温控的效率也无法更好的把握,从而浪费大量的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具备温控功能的压缩机换热系统,其解决了传统压缩机换热系统冷却的方式单一,组合功能也单一,只能通过单一介质进行温控,进而无法提高温控的效果,同时对温控的效率也无法更好的把握,从而浪费大量的热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温控功能的压缩机换热系统,包括:
集成式温控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式温控筒内部的温控油筒;
蛟龙盘,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外侧,且与所述温控油筒焊接连接;
温度感应器,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温控油筒的外表面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
冷却油道,其设置在所述温控油筒的内部,且与所述温控油筒设置为一体结构;
热交换筒,其设置在所述集成式温控筒的一侧;
辅助温控筒,其设置在集成式温控筒的后方;其中,所述蛟龙盘与集成式温控筒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温控油筒的一端安装有转轴密封套管,且转轴密封套管与温控油筒焊接连接,所述温控油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温控油筒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安装有线路密封套管,且密封盖与线路密封套管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温控筒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管,且出风管与集成式温控筒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与出风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输风管,且热交换筒和第一电磁阀均通过法兰与第一输风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鸿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鸿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