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节点重选方法、移动终端、网络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5211.7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嵩;牛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48/08;H04W76/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节点 重选 方法 移动 终端 网络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出一种中继节点重选方法、移动终端、网络系统和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中继节点重选方法,包括:远端节点在确定需要重选中继节点的情况下,查询存储的中继节点发现信息,其中,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为预先通过发现中继节点的操作获取的、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的信息;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建立与选中的中继节点的终端间通信连接。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中继服务的恢复效率,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继节点重选方法、移动终端、网络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将位于网络末梢的终端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技术连接形成近域通信网络,并纳入到运营商6G网络系统的操作范围之内,能够共同形成由运营商网络控制的近域通信系统。这种面向6G的新型近域通信系统利用U2N(UE to Network,终端到网络)Relay(中继),能够提高6G网络系统的高频覆盖能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通信的稳定性,提高中继服务的恢复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中继节点重选方法,包括:远端节点在需要重选中继节点的情况下,查询存储的中继节点发现信息,其中,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为预先通过发现中继节点的操作获取的、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的信息;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建立与选中的中继节点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中包括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的有效期;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包括:根据有效期排除中继服务过期的节点;在剩余节点中选择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剩余节点中选择未失效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包括:按照有效期的剩余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选择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中包括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的优先级因子;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包括:根据优先级因子,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中还包括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的优先级因子;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包括:根据有效期排除中继服务过期的节点;在中继节点发现信息的剩余节点中,根据优先级因子,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未失效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远端节点在与中继节点建立连接后,根据网络侧的指示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中的优先级因子和有效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根据中继节点发现信息选择中继节点失败的情况下,执行发现中继节点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的发现操作包括:远端节点获取候选中继节点广播的中继服务发现信息;根据中继服务发现信息选择满足中继服务需求的候选中继节点,并生成或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满足中继服务需求的候选中继节点,并生成或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包括:根据中继服务发现信息中的有效期,筛选剩余有效时间长度大于预定第一时间长度的候选中继节点;根据筛选出的候选中继节点和有效期生成中继节点发现信息,或将筛选出的候选中继节点和有效期更新至中继节点发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或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还包括:对筛选出的候选中继节点排序,获取优先级因子;将候选中继节点和优先级因子的关联关系存储至中继节点发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的发现操作包括:远端节点广播中继节点发现请求,以便候选中继节点向远端节点发送发现反馈信息;远端节点根据发现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现反馈信息中包括有效期;远端节点根据发现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中继节点发现信息包括:将候选中继节点和有效期的关联关系更新至中继节点发现信息,其中,候选中继节点在确定满足远端节点的中继服务需求时反馈发现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