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区分风机基座和扇叶致死鸟类的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4800.3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博;包衡;杜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D80/00 | 分类号: | 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100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区分 风机 基座 致死 鸟类 辅助 装置 | ||
1.一种用于区分风机基座和扇叶致死鸟类的辅助装置,应用于风机基座主体(1)和扇叶主体(2)上,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风机基座主体(1)侧壁的撞击标记组件(3);
设置在风机基座主体(1)内的发电机设备一端用于连接扇叶主体(2)的承接件(4);
以及设置在扇叶主体(2)上的切入标记件(5)。
所述撞击标记组件(3)至少为两组,两组所述撞击标记组件(3)分别设置于风机基座主体(1)两侧外壁,其中,
所述撞击标记组件(3)包括设置于在风机基座主体(1)外侧的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的外侧顶部设置活塞筒一(310),所述活塞筒一(310)内储放有染液,且活塞筒一(310)的底部设置输液管,所述活动板(32)外侧开设凹槽,且凹槽槽底设置压力传感器一(36),所述压力传感器一(36)的外侧设置撞击板,输液管内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一(36)电性连接的电磁阀一(38),输液管底部设置有分流座一(39),所述分流座一(39)底部设置多组喷液嘴,鸟类在飞行撞向所述风机基座主体(1),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撞击板按压所述压力传感器一(36),进而所述压力传感器一(36)以打开电磁阀一(38),此时所述活塞筒一(310)内的染液进入输液管和所述分流座一(39)并从喷液嘴喷射至撞击的鸟类身体上;
所述承接件(4)包括与连接风机基座主体(1)内的发电机设备一端连接的轴体,轴体的外壁固定套设环形座(41),所述环形座(41)一侧开设有储放增压液体的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槽口处转动密封设置环形板(42),所述环形座(41)的圆周外壁固定设置多组定位套(44),所述扇叶主体(2)的一端置于定位套(44)内并与环形座(41)外壁固定,所述定位套(44)的两侧外壁对称插接有导向杆(45);
所述切入标记件(5)包括活动套设于扇叶主体(2)外壁的安装壳(52),所述导向杆(45)活动贯穿安装壳(52)并与扇叶主体(2)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壳(52)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分流座二(56),所述安装壳(52)外壁开设有与分流座二(56)对应的喷口,所述分流座二(56)远离扇叶主体(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朝向喷口的喷孔,所述分流座二(56)底部通过导液管(53)与环形槽连通,所述导液管(53)内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扇叶主体(2)的两侧外壁底部均可拆卸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二(54),所述安装壳(5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二(54)对应的接触块(51),所述压力传感器二(54)电性连接电磁阀二,鸟类在飞行时撞击到所述扇叶主体(2)使所述安装壳(52)向一侧移动,在撞击的作用下,撞击一侧的所述接触块(51)按压压力传感器二(54)以打开电磁阀二,此时环形槽内的增压液体进入导液管(53)并从分流座二(56)一侧的喷孔喷射至撞击的鸟类身体上,根据鸟类尸体上被喷射的染液颜色即可区分该鸟类是风机基座还是扇叶致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区分风机基座和扇叶致死鸟类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2)朝向风机基座主体(1)的一侧通过气囊(33)连接有安装板(31),且安装板(31)可拆卸设置在风机基座主体(1)侧壁,所述安装板(31)和活动板(32)之间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弹性件一(35),所述活动板(32)的外侧底部设置有与分流座一(39)对应的接液座(34),所述活塞筒一(310)内顶部设置有活塞一,所述活塞筒一(310)顶部通过连接管一(37)与气囊(33)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区分风机基座和扇叶致死鸟类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2)顶部通过L形支架设置活塞筒二(311),所述活塞筒二(311)内顶部设置有活塞二,活塞一和活塞二之间通过活塞杆(314)相互连接,所述活塞筒二(311)的底部和活塞筒一(310)顶部均活动开设有与活塞杆(314)适配的活动孔,所述活塞杆(314)外壁且处于活塞筒二(311)内的位置套设有弹性件二(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8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