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3767.2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周欢;陈芮;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88;F24F11/64;F24F7/00;F24F8/00;G06Q10/06;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高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8 | 代理人: | 姜璐 |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教室 空气 品质 调控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教室的空气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基于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根据门窗开度和时间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的空气品质调控决策;基于空气品质调控决策,调控目标教室内新风净化系统的工作状态。能够兼顾多种空气指标,使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适时适量地工作,尽可能地将教室空气环境中的多种空气污染物浓度同时控制在较低水平,提升教室空气品质的整体洁净程度,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大气环境污染,随之而来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关注,而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普遍存在人群分布密集、室内停留时间长、空气质量差等特点,引发了学生身心亚健康与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技术在改善教室空气质量时,大多只考虑了二氧化碳(CO2)这一种指标,通常是采用CO2检测仪来采集教室内的实时CO2浓度,然后利用新风系统加强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以降低其浓度。
然而,由于近年来雾霾现象频频发生,加强通风虽然可以降低CO2浓度,但同时也会将室外的颗粒物引入教室,导致PM2.5浓度超标。此外,新风系统难以去除新翻修教室中的苯(C6H6)、甲醛(HCH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化学物质,而空气净化器能够较好地吸附、分解或转化这些物质,但过度使用空气净化器又会导致其净化作用减弱,甚至导致教室臭氧浓度超标,危害师生健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兼顾多种空气指标,使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适时适量地工作,将教室空气环境中的多种空气污染物浓度同时控制在较低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教室的空气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其中,空气品质评价结果包括:第一子评价结果和第二子评价结果;第一子评价结果对应与新风系统相关的第一空气参数,第二子评价结果对应与空气净化器相关的第二空气参数;
基于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根据门窗开度和时间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的空气品质调控决策;
基于空气品质调控决策,调控目标教室内新风净化系统的工作状态;其中,新风净化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基于目标教室的空气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具体包括:
基于目标教室内的第一空气参数,根据预设第一空气质量模糊评价规则,确定第一评价子结果;
基于目标教室内的第二空气参数,根据预设第二空气质量模糊评价规则,确定第二评价子结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第一空气参数包括:二氧化碳和PM2.5;第二空气参数包括:苯、甲醛和挥发性有机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教室空气品质调控方法,基于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根据门窗开度和时间参数,确定目标教室的空气品质调控决策,具体包括:
基于目标教室空气品质评价结果,根据教室空气品质期望值,确定第一品质误差和第二品质误差;其中,第一品质误差为第一子评价结果和教室空气品质期望值的差值;第二品质误差为第二子评价结果和教室空气品质期望值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