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主体长度≥35mm的机采长绒棉原棉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3072.4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文;孔杰;徐志武;朱斌;倪国陵;崔建平;郭仁松;王亮;林涛;张娜;王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瓦提新雅棉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D01B1/06;A01G22/5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森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92 | 代理人: | 王园园 |
地址: | 84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主体 长度 35 mm 长绒棉 原棉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主体长度≥35mm的机采长绒棉原棉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海岛型长绒棉种植及其籽棉加工,其中海岛型长绒棉种植包括品种选择、株行距配置、机采前准备、脱叶催熟等。籽棉加工包括籽棉轧花前准备、棉籽与原棉机械分离和分离后的原棉整理。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原棉纤维主要品质指标:纤维长度36.5‑38.4mm,比强度42.3‑46.1cN/tex,整齐度86.2‑87.0%,异性纤维0.2‑0.4g/t,杂质2.6‑3.4%,本方法不仅能有效剔除杂质和异性纤维,且对≥35mm的机采长绒棉原棉机械损伤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种植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主体长度≥35mm的机采新疆海岛型长绒棉原棉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长绒棉是纺高端棉纺织品不可或缺的优质原料,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我国是世界三大长绒棉产棉国(中国、美国和埃及)之一,但由于国内人工成本的快速增加,新疆海岛型长绒棉因没有适宜机采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棉田收获后的机采籽棉加工技术而无法实现全程机械化,导致新疆长绒棉生产成本高达2700元/亩以上,棉农种植长绒棉效益明显不及一般的陆地棉,近年新疆长绒棉种植规模呈现大幅下滑态势,从高峰期年种植面积约14万Ha下降至目前约3万Ha。
新疆海岛型长绒棉品质与美国Pima棉相比,相对比较接近,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新疆海岛型长绒棉“长、细、强”,特别是“长度有余(纤维长度≥35mm)”等特点突出,其中纤维长度普遍高达37mm以上,平均比美国Pima棉纤维长度高约2 mm。已有研究表明:纤维长度越高,其杂质越难清理。新疆海岛型长绒棉纤维为洁白型,而美国Pima棉为乳白色,虽然根据其原棉本色判断,新疆海岛型长绒棉是纺包漂白超高支纱的最佳原料,但根据其异纤含量(新疆长绒棉异纤含量远高于美国Pima),新疆海岛型长绒棉又不宜作为纺包漂白超高支纱的原料。另外,由于新疆海岛型长绒棉主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包括热、水、土资源明显不及美国产区,以及存在棉田土壤肥力低,盐碱重,水资源严重短缺等不利因素,该区域种植的海岛型长绒棉风险大,表现为棉区生态环境不佳,棉花很难自然成熟,且存在投入大回报少的弊端。为克服新疆棉区存在自然条件差的短板,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新疆科技人员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与新疆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海岛型长绒棉种植方式,即“矮、密、早、膜”+滴灌的种植方式。这种独特的种植管理技术模式下,新疆棉田平均行距仅有38 cm,株距约11.5 cm,其行、株距,特别是行距远低于美国Pima棉棉田101 cm行距,新疆棉田种植密度是美国Pima棉棉田的2倍左右。由于新疆热资源不足,其种植的长绒棉通常须人工催熟(而美国Pima棉完全能自然成熟),再加上新疆长绒棉叶大、叶毛多,以及株型过于紧凑,导致新疆机采海岛型长绒棉对脱叶催熟剂不敏感,造成常规的脱叶催熟技术效果差,严重影响新疆机采长绒棉生产。
新疆长绒棉自身特点一方面造成纤维长度≥35mm的新疆机采海岛型长绒棉混入的杂物多,其籽棉含杂率高达20%以上,最高达40%,远高于美国Pima棉机采籽棉的杂质(美国Pima棉杂质约10%),并伴有地膜、滴灌带、毛发等新疆特有的异性纤维污染;另一方面造成新疆海岛型长绒棉加工时,其杂质,特别是异性纤维难以清理,且易造成加工时严重的纤维机械损伤和索丝现象,再加上新疆长绒棉种植存在小、散户多,管理欠标准化,造成轧花企业收购的待加工籽棉等级与水、杂差异大,给其籽棉加工过程中的调试工作带来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瓦提新雅棉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阿瓦提新雅棉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机械纤维损伤的机采棉加工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T型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