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1688.8 | 申请日: | 202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喆;郭俊江;王佳璇;张爱宁;刘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71/42;B01D69/12;B01D67/0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光催化 分离 复合 滤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膜固定在装有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的动态层层自组装系统的膜池中,在压力条件下运行,将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换成去离子水,清洗膜面,得到覆有阳离子聚电解质的膜;
(2)将去离子水换成碳量子点溶液,在压力条件下运行,将碳量子点溶液换成去离子水,清洗膜面,得到覆有1个聚电解质-碳量子点双层的膜;
(3)将覆有1个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双层的膜重复n-1次步骤(1)和(2),使阳离子聚电解质和碳量子点交替动态自组装,接着再重复1次步骤(1),得到覆有n+0.5个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双层的膜,记作多层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的膜;
(4)将覆有多层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的膜与哌嗪水相溶液接触随后沥干膜面液体,获得聚电解质-碳量子点+哌嗪负载膜;
(5)将聚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聚哌嗪酰胺复合膜电解质-碳量子点+哌嗪负载膜表面与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接触,得到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聚哌嗪酰胺复合膜;
(6)将阳离子聚电解质-碳量子点聚哌嗪酰胺复合膜热处理,水冲洗,即得到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为以聚丙烯腈、聚砜、聚醚砜或磺化聚醚砜中的一种为原料所制备的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浓度为0.5~2.5g/L的壳聚糖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是由柠檬酸在180~220℃下热解25-35min,经透析纯化和冷冻干燥后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溶液的浓度为0.5~2.5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动态层层自组装的时间为5~20min,动态自组装系统的压力为0.1~0.4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哌嗪水相溶液的浓度为1.0~3.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的浓度为0.1~0.2wt%,溶剂为正己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3~10min。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光催化型多分离层复合纳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16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