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塞棒及预防连铸开浇低温事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58334.8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钟鹏;王志政;张敏;张乔英;武战军;吴刚;刘振雷;范海宁;龚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8 | 分类号: | B22D41/18;B22D11/117;B22D11/16;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连铸开浇 低温 事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塞棒及预防连铸开浇低温事故的方法,属于连铸开浇技术领域。塞棒包括塞棒本体以及贯穿塞棒本体的氩气通道,塞棒本体底端为塞棒头,所述塞棒本体侧面开设若干个成螺旋式分布的扁平式气体通道,所述扁平式气体通道连通氩气通道。方法为在中间包开浇前,采用上述的塞棒向中间包吹入惰性气体,根据扁平式气体通道的数量选择性控制吹入惰性气体的流量,达到预防连铸开浇低温事故的效果。无需改造现有设备,只需要的塞棒氩气通道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通过氩气搅拌均匀钢水温度,把中间包碗口低温钢水和上部高温钢水进行热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中间包控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具体涉及一种预防中间包单开低温事故的方法,属于连铸开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开浇前,会对中间包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塞棒碗口区温度一般控制在1150~1250℃,如果烘烤效果差,温度有可能在1100℃以下,中间包温度远低于钢水凝固温度。
大包开浇后,高温钢水流入中间包,中间包内衬会吸走一部分热量,致使中间包内钢水温度比正常浇注的钢水温度降低较多,钢水温度降低会使钢水的流动性变差,中间包水口处易发生钢凝结,引起水口堵塞甚至造成停浇事故。为防止浸入式水口由于钢水温度降低造成水口堵塞,一般要求中间包开浇第一炉钢包内钢水温度比目标温度高5~10℃,这样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还会加剧前后工序耐材的侵蚀,进而污染钢水。
另外,如果开浇温度较低,会造成保护渣化渣不好,引起频繁粘结包晶,造成大量的降级改判,甚至产生漏钢。如何防止开浇低温事故一直是困扰现场生产的一个共性难题。
目前,为确保浇注过程顺行,提高中间包开浇第一炉钢包钢水温度,主要采用两类方法。一类是上述讲的提高单开出站温度5~10℃。另一类则是在中间包内加设加热设备,例如利用等离子或者感应加热等方法,提高中间包开浇第一炉钢包钢水温度。但此法对中间包改造较大,设备改造成本高。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565951.1,申请公开日2018年10月12日,公开了一种降低中间包开浇第一炉钢包钢水温度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中间包开浇前,开浇第一炉钢水浇注到中间包时,通过中间包底部透气水口座砖向中间包内钢水持续吹入惰性气体,使中间包透气水口座砖正上方6cm内的钢水温度提高5~8℃,吹气以钢水液面微微波动为宜,中间包内钢水液面到达规定高度,开始正常开浇后,停止吹入惰性气体。但需要对中间包进行改造,工程量大,成本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457340.2,申请公开日2020年8月7日,公开了防连铸开浇粘结漏钢的方法。其方法是在开浇前在结晶器铜板表面涂覆具有不易粘结钢水特点的防粘涂料,形成一定厚度的防粘涂层,开浇后所述防粘涂层接触坯壳熔化,在坯壳与结晶器之间起到润滑作用。但需要人工涂抹,不但操作繁琐,还增加操作人员的高温喷溅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13574.7,申请公开日2015年4月8日,公开了一种矩形坯连铸用发热型开浇渣,其由粒径≤45μm的硅灰石、粒径≤50μm的焦炭、碳酸钠、碳酸锂、粒径≤75μm的铝粉和粒径≤300μm的膨胀石墨制成。该专利是使用发热型开浇渣快速成渣,因为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较高的发热率,能够有效防止头坯出现凹陷、结疤等缺陷,避免结晶器钢液面结冷钢,为矩形坯连铸开浇时提供稳定、连续的良好润滑效果。但是一段时间需要换渣操作,操作不当易引起卷渣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8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