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3234.6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晨;李明礼;高彦宁;黄丹;胥朝晖;付显利;杨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活性污泥 工艺 污水处理 生化 水深 自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酸碱加药箱、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硫铁矿干粉加药箱、二沉池和出水箱,所述原水箱依次通过进水泵、进水流量计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酸碱加药箱通过酸碱加药泵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进药口相连,在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中设有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搅拌器,该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搅拌器的底部和中部均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硫铁矿干粉加药箱中设有硫铁矿干粉搅拌器,其通过硫铁矿干粉加药泵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二进药口相连,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进口相连,所述二沉池出口与出水箱相连,在二沉池上部设有二沉池搅拌器,下部设有刮泥板,二沉池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连接至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污泥回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中设有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两者通过pH与温度测定仪与智能终端相连,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在线监测与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酸碱加药泵、硫铁矿干粉加药泵、污泥回流泵、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搅拌器、硫铁矿干粉搅拌器、二沉池搅拌器、进水流量计均与智能终端相连,在智能终端上显示各个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加药箱中用于调节pH的药剂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其浓度均为0.01-0.0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为三叶型推流式搅拌叶片,其与反应器外径比为0.8-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为圆柱状,其高度与直径比值为1.5-1.7。
7.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驯化好的硫自养反硝化污泥投加至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使接种后的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将原水箱内污水加入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
打开温控探头控制加热装置使反应温度在30-35℃之间,将含硫量≥45%,粒径为50-300目的硫铁矿干粉加入至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其投加量为理论值的1.2-1.5倍;开启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搅拌器,维持搅拌转速为60-120r/min,实现活性污泥与硫铁矿污水的充分混合;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pH维持在6.5-7.5之间,当pH低于6.5时酸碱投加泵自动投加碱液,当高于7.5时酸碱投加泵自动投加酸液;
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完成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内的二沉池搅拌器间歇运行,每2小时运行3分钟,二沉池底部坡度设置为45-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内污泥回流比为0.5-0.7,排泥时采用旋流分离器将磷酸盐沉淀与污泥分离排出,保留活性污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尾水深度自养脱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12-7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32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