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1908.9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卢盛辉;韩嫚嫚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食 裂孔 疝补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该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包括:基片、烟囱体和底盘,所述基片用于贴敷于膈肌,所述烟囱体用于包绕食管下段,所述底盘用于贴敷于贲门;所述基片设置于所述烟囱体的下端,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烟囱体的上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食管裂孔疝的手术难度较大且需要改变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术后复发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
背景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食管固定在膈膜上,使胃不能通过裂孔移位到纵隔。主要限制结构是膈食管韧带(膈食管膜),以及包括迷走神经和左胃静脉和动脉根部的后结构的聚集体。膈食管膜是弹性的,沿四周嵌入到食管肌肉组织中,靠近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并且在胃食管交界处上方延伸大约1cm。这种解剖学关系在食管裂孔疝存在的情况下被破坏。
目前,较广泛应用于食管裂孔疝修补的生物补片,是非交联的脱细胞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SIS)生物补片,SIS来源的食道裂孔疝补片包括美国的Biodesign(C-PHR-7*10-U)、和中国的博辉锐进(SIS-HPR-8L-10*15)。裂孔疝生物专用补片具有:增强薄弱膈肌,预防裂孔疝复发,同时避免补片侵蚀感染的优点。传统的裂孔疝修补术,裂孔疝修补后还需要做胃底折叠术,以达到抗反流效果,手术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改变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另外,食管裂孔疝术后比较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重塑正常的胃食管连接部,以解决食管裂孔疝的手术难度较大且需要改变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术后复发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包括:基片、烟囱体和底盘,所述基片用于贴敷于膈肌,所述烟囱体用于包绕食管下段,所述底盘用于贴敷于贲门;所述基片设置于所述烟囱体的下端,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烟囱体的上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所述烟囱体和所述底盘均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所述烟囱体和所述底盘为一体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所述烟囱体和所述底盘设置有与中心通道连通的侧方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烟囱体呈柱形或者锥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的面积小于所述基片的面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呈圆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外轮廓呈圆弧形,所述第二部的外轮廓呈半椭圆形;所述烟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的交界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沿所述基片的纵向分布,所述第二部的纵向尺寸是所述第一部的纵向尺寸的2~4倍,所述第二部的横向尺寸是所述第一部的纵向尺寸的1~3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所述烟囱体和所述底盘设置有与中心通道连通的侧方槽,所述侧方槽位于背离所述第二部的一侧。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采用该抗反流食管裂孔疝补片,不仅增强膈肌,而且全方位增强胃食管连接部,降低了食道裂孔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具有抗反流效果,省略了传统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进行胃底折叠术的手术部分,能够简化手术,避免胃底折叠术对解剖结构的改变,保持患者原来的解剖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1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