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粘度介质用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9039.6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饶杰;刘俊鸿;李鹏;杨溢;李跃东;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浦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5 | 分类号: | F16L55/05;F15B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唐利群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介质 蓄能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粘度介质用蓄能装置,包括调压器和缸体,缸体上滑动连接有活塞,调压器用于给活塞施加外力,缸体与主流道之间设有连通通道,缸体中活塞与连通通道之间的空腔称为腔室一,连通通道包括均与主流道连通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腔室一始终同时连通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中其中一个连接在腔室一侧壁上则另一个连接在腔室一的底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上均设有单向阀,以使得介质只能从入口通道流入腔室一而从出口通道排出腔室一。本方案用以现有技术的涂胶系统减压阀易损坏存在的更换成本高而现有蓄能器又不能应用于高粘度导热胶供应系统压力稳定工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粘度介质用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得到了快速提高,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其中电池温度控制是保证电池能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现有技术采用对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总成进行涂导热胶,结合水冷方式实现电池温度控制。因此,导热胶涂覆是电动汽车生产的重要工艺。
现有的导热胶涂胶系统通常由供胶泵、高压胶管、减压阀、定量设备(如增压泵、定量缸等)、胶枪和混合管组成,使用时,通过供胶泵不断将高粘度介质(如导热胶或导热胶的成分)以高压泵送出来,并通过减压阀进行减压,以使得减压阀输出的高粘度介质稳定在定量设备工作时允许的压力范围内,之后定量设备将接收到的介质送往胶枪中,胶枪对接收的一种或多种高粘度介质进行搅拌并挤出以实现挤涂。可见高粘度介质的导热胶在挤涂前需要经过四种器械这使得其输送路径势必较长,但因导热胶不仅具有高粘度性质,且内含有大量的磨蚀性强的颗粒,一方面使得整个输送过程压损较大,要求供压泵的输出压力必须较大,增加了对供压泵的设备要求;另一方面,高粘度介质中含有的磨蚀性颗粒对各个设备都有影响,尤其对于需要进行减压作用的减压阀而言,其既要承受来自供胶泵的不稳定的介质压力(供胶泵供胶时会出现波谷压力,波谷压力相较普通输出压力低很多),又要承受介质对其自身的磨损,导致减压阀失效频繁,更换成本高,且更换过程影响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在实际应用中,挤涂过程是间歇性的,挤涂完一个区域/产品,暂停挤涂,再挤涂另一个区域/产品,因前后挤涂间隔时间短,而高粘度介质的输送路径长压损大,为保证下一次挤涂正常启动,故而暂停挤涂时只是将喷枪和定量设备暂停;但是也因此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定量设备暂停时,减压阀和供胶泵始终开启,定量设备开启前,减压阀承受压力远超正常工作压力,而减压阀工作时输出端快速泄压,此时的减压阀输出压力会短暂接近定量设备的最大入口工作压力,而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介质输送路程长,而供胶泵又存在波谷压力,使得减压阀输出的压力又基本处于定量设备的最低工作压力,而在实际使用中,定量设备在最低工作压力下时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定量设备的正常工作需求,导致后续喷枪的挤涂质量变差。上述导热胶的涂胶系统整体成本高、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差且生产效率易受影响已变成电池生产的瓶颈。
为研发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从定量设备需要稳压的需求入手,借鉴现有技术中的稳压结构,如在供胶泵与需要稳定入口压力的设备之间的主流道上安装的蓄能器,蓄能器主要起到稳定主流道出口压力的作用,以保证主流道出口连接的需要稳定入口压力的设备保证有稳定的入口压力。目前蓄能器的种类基本分为皮囊式、隔膜式和活塞式蓄能器三种,皮囊式和隔膜式蓄能器的优点是反应灵敏、结构简单,但是因其材质限制和工作情况限制导致其不能用于高粘度介质。活塞式蓄能器优点是寿命长、可以用于一般的高粘度介质,活塞式蓄能器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内滑动有活塞,活塞缸上设有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与主流道连通,当主流道出口压力过高时,活塞远离主流道,以使得主流道内的流动介质进入到连通通道或者沿着连接通道进入到活塞缸内,以降低主流道的出口压力;而当主流道出口压力过低时,活塞靠近主流道,以将连接通道或连接通道和活塞缸内遗留的介质通过连接通道挤出到主流道内,以增大主流道的出口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浦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浦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9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