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7935.9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8/00 | 分类号: | B01J38/00;B01J38/04;B01J38/06;B01J38/12 |
代理公司: | 杭州点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2 | 代理人: | 周李军 |
地址: | 31125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高炉 煤气 催化剂 再生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作为移动设备的车体,所述的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厢,所述的车厢内安装有用于催化剂再生的加工机构和废料统一回收的收集机构,所述车厢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模块,所述的加工机构内设有回转再生机和回转冷却机。本发明能将需要再生加工的催化剂在N²保护下,经过500℃高温活化再生,催化剂上的单质硫在高温下经过硫蒸气液化由N²吹扫溢出,加工产生的物质通过尾气吸收塔进行降温和回收单质硫,再生催化剂经过回转冷却机降温后,其催化性能恢复,可重复使用,避免现有的高炉煤气催化剂使用效率低,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煤气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气体,它的大致成分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氮气、烃类及二氧化硫,一般情况下脱硫催化剂在高炉煤气中吸附H2S。H2S在以活性炭为载体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依附于活性炭孔隙中,当催化剂的吸附--转化饱和后,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恢复其催化性能,达到重复使用功效,但是现有的高炉煤气催化剂使用效率低,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使用时移动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高炉煤气催化剂使用效率低,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使用时移动不方便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式高炉煤气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作为移动设备的车体,所述的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厢,所述的车厢内安装有用于催化剂再生的加工机构和废料统一回收的收集机构,所述车厢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模块,所述的加工机构内设有回转再生机和回转冷却机,所述的回转冷却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模块的顶部,所述的收集机构内设有尾气吸收塔,所述的尾气吸收塔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支撑模块的顶部,所述的回转冷却机一端安装有物料输送管,所述的物料输送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尾气吸收塔上,所述的回转冷却机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催化剂传输管,所述的催化剂传输管的底部设有直线振动筛,所述的直线振动筛一侧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的底部设有装料提升机,所述的装料提升机底部安装有用于收集再生后催化剂的料袋。
优选的,为了进行催化剂的再生加工,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效率,所述的加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厢内的催化剂进管,所述的催化剂进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管,所述的螺旋送料管一侧延伸出车厢的一侧上部,所述催化剂进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法兰一侧法兰连接在回转再生机上,所述的连接法兰上固定套接有保护卡箍,所述的催化剂进管上依次连通有水蒸气进管、氮气进管和空气进管,所述的回转再生机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传输管,所述的冷却传输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的冷却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回转冷却机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催化剂再生加工使用,便于再生加工后的催化剂送入回转冷却机内,所述的加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厢内的催化剂进管,所述的催化剂进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管,所述的螺旋送料管一侧延伸出车厢的一侧上部,所述催化剂进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法兰一侧法兰连接在回转再生机上,所述的连接法兰上固定套接有保护卡箍,所述的催化剂进管上依次连通有水蒸气进管、氮气进管和空气进管,所述的回转再生机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传输管,所述的冷却传输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的冷却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回转冷却机连通。
优选的,为了用于再生的催化剂送入回转冷却机内进行冷却加工,通过进行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所述的回转冷却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水进管,所述的回转冷却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循环管,所述冷却水循环管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态可转变的仿生机器人
- 下一篇:数学教学三维空间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