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7920.2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卫年;李响;张喜铭;黎皓彬;李高明;彭飞进;陈锦荣;张文俊;汤志锐;罗伟明;朱延廷;谭振鹏;黄小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H02J3/4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用户 实时 负荷 估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方法和系统,涉及光伏发电负荷分析技术领域,无需获取个体光伏发电用户装机容量,无需获取光伏板的出力,仅需通过历史太阳辐照度计算单位面积接受太阳光辐照能量值以及根据光伏发电用户单日发电量对用户的综合发电效率,即辐照综合转换系数进行估算,即可实现个体光伏发电用户的发电出力的实时计算,避免了因难以从调度主站实时获得个体光伏发电用户的有功数据和因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报装容量、发电总功率和光伏板转换效率不同带来的发电负荷估算困难问题,大幅提升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能力,为配电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分析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负荷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中、低压光伏发电用户通过220V、380V并网接入到配电网中,由于缺少相应的实时负荷监控设备,无法将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上送至调度主站进行监控,无法实时掌握监控范围内的光伏发电用户发电出力情况,影响到区域供电的调度。虽然大部分的光伏发电用户安装了智能电表,但仅能在每日凌晨将光伏表计昨日的发电量采集上送至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却由于载波带宽不足等原因,无法实时将有功、无功数据上送至调度主站,且由于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报装容量、发电总功率和光伏板转换效率均不同,难以准确估算个体用户的有功发电功率,导致调度主站无法实时掌握监控范围内的光伏发电用户发电出力。因此,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准确可靠地估算目标配电网区域光伏发电用户的实时发电负荷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用户实时发电负荷估算方法,包括:
通过安装在目标配电网区域的配电房和变电站的辐照度传感器采集前若干日的太阳辐照度,生成若干条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
以预置采样步长对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每条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的所有采样点;
对所有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相同的采样点处的辐照度取算术平均值,根据每个采样点的辐照度算术平均值计算前若干日单位面积接受太阳光辐照能量值;
从计量自动化系统中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发电表计计算倍率、今日预置时刻发电表计的有功表码和前一日预置时刻发电表计的有功表码,计算出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单日有功发电量;
根据单位面积接受太阳光辐照能量值和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单日有功发电量,计算每个光伏发电用户前一日的辐照综合转换系数;
获取目标配电网区域的实时辐照度,根据每个光伏发电用户前一日的辐照综合转换系数和实时辐照度,计算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实时光伏出力功率。
可选地,还包括:
对目标配电网区域每个光伏发电用户的实时光伏出力功率进行累加,得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实时光伏有功总功率;
或,根据单位面积接受太阳光辐照能量值和目标配电网区域全部光伏发电用户前一日的累加有功发电量,计算目标配电网区域的全部光伏发电用户前一日的辐照综合转换系数,根据目标配电网区域的全部光伏发电用户前一日的辐照综合转换系数和实时辐照度计算目标配电网区域的实时光伏有功总功率。
可选地,通过安装在目标配电网区域的配电房和变电站的辐照度传感器采集前若干日的太阳辐照度,生成若干条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具体包括:
通过安装在目标配电网区域的配电房和变电站的辐照度传感器采集前一日的太阳辐照度,生成单条历史太阳辐照度曲线。
可选地,预置采样步长为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