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7612.X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王银;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耀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6 | 分类号: | G06F16/906;G06K9/6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夏艳 |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电 导线 自动 分类 命名 方法 | ||
1.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包括地线判别方法和除地线外导线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判别方法为:
S1:在输电线路区段数据中提取点云电塔A、B平面最小包围圆;
S2:提取所属区段电塔导线端点坐标,并判断是否在圆内;
S3:提取点在圆内的最高点前2个导线端点坐标,确定为两个电塔地线端点,设点云电塔A地线L2端点为P21,地线Ln端点为Pn2,点云电塔B地线L2端点为P22,地线Ln端点为Pn1;
S4:计算单个电塔地线端点方位角和线路前进方向方位角,通过两者方位角的夹角来判断地线方向及名称;
所述S3中判断地线方向及名称的具体步骤为:
T1:当所述两者方位角夹角的范围处于0°-90°和270°-360°区间时,确定P21为A塔左相地线端点,Pn2为A塔右相地线端点,P22为B塔左相地线端点,Pn1为B塔右相地线端点;
T2:当所述两者方位角夹角的范围处于90°-270°区间时,确定P21为A塔右相地线端点,Pn2为A塔左相地线端点,P22为B塔右相地线端点,Pn1为B塔左相地线端点;
T3:确定点云电塔A中L2为左相地线,Ln为右相地线,点云电塔B中Ln为左相地线,L1为右相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地线外导线的判别方法为:
A1:在输电线路区段数据中提取点云电塔平面最小包围;
A2:提取所属区段电塔导线端点坐标(除地线外,地线点Ga1、Ga2),判断是否在包围圆内;
A3:在包围圆内(除地线外)其他导线挂点按照高度进行聚类分组确定是否为上下型电塔,;
A4:计算每个点到地线点直线的垂足,并按照线路类型将垂足点平面维度进行聚类分组,根据各分类元素与地线的关系判断各导线点相位并根据相位进行命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中聚类分组确定方法为:
B1:包围圆A内所有点按高度值进行K-Means聚类分,其分组数为2;
B2:在分组内元素数量为2时,确定关联左右点,按距离由近及远,确定左至右相;
B3:在分组内元素数量为1时,确定关联上、下相点,按高程上下和命名,确定上下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4中垂足点平面维度聚类分组方法为:
C1:将线路类型分为交、直流线路类型和电塔类型分为左右型和上下型;
C2:在交、直流线路类型中,根据直流分组数为2和交流分组数为3,进行K-Means聚类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中K-Means聚类分组包括耐张塔分组内元素数量为2和直线塔分组内元素数量为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塔分组内元素数量为2中,计算2个元素点平面内向量方向和坐标平均值,通过2个元素点平面内向量方向计算向量和地线Ga1-Ga2夹角,确定垂直点相关的导线端点的大、小号侧方位,按距离由近及远,确定左至右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塔分组内元素数量为1中,获取各元素点坐标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元素点坐标值与地线点延长线50m的平面点Go点平面距离按距离由近及远,确定左至右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中电塔类型包括左右型,确定垂直点相关的导线端点大、小号侧方位,按距离由近及远,确定左至右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回电塔导线自动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塔类型包括上下型,按距离由近及远,确定左至右相,按高程上下和命名,确定上下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耀,未经刘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6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