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样混匀模拟测验方法及装置、试样混匀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6903.7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汪银洲;张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董艳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样 模拟 测验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试样混匀模拟测验方法及装置、试样混匀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生物样本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获取与待测样本粘度匹配的模拟样本在自身荧光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的第一吸光度,与预设试剂粘度匹配的模拟试剂在自身荧光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的第二吸光度,模拟试剂、模拟样本共用的目标粘性溶剂在两个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对应的第三、四吸光度,以及由模拟样本、模拟试剂经样本试剂混匀操作后的混合反应液在两个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对应的第五、六吸光度,而后对第一、二、三、四、五、六吸光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对应的混匀效果评估参数,从而避免待测样本及试剂的无意义损耗,并对具体样本试剂混匀效果进行有效地定量式评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样本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试样混匀模拟测验方法及装置、试样混匀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技术是现代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分支,可以在人体之外对人体样本(例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来获取临床诊断信息,以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在对人体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完成对人体样本和体外检测试剂的混匀,并在施加一定程度的反应条件后检测混合液体的光电信号,由此来获取人体样本中待测物的具体信息,其中试剂和样本的混匀不良会影响样本和试剂的反应过程,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异常。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自动化检测设备实现快速批量的样本试剂混匀,能够有效地提升样本检测效率,已经成为体外诊断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如何准确地知晓样本试剂的混匀效果,进而验证并优化自动化检测设备的试样混匀性能,对确保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样混匀模拟测验方法及装置、试样混匀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在避免待测样本及对应试剂的无意义损耗的同时,有效地对待测样本与对应试剂的混匀操作的具体混匀效果进行定量式评估,便于检测人员针对待测样本与对应试剂调整混匀操作细节,使最终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试样混匀模拟测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待测样本粘度匹配的模拟样本在第一荧光染料所对应的第一最大吸收波长处的第一吸光度,其中所述模拟样本由第一荧光染料溶解到目标粘性溶剂中得到;
获取与预设试剂粘度匹配的模拟试剂在第二荧光染料所对应的第二最大吸收波长处的第二吸光度,其中所述模拟试剂由第二荧光染料溶解到所述目标粘性溶剂中得到;
获取所述目标粘性溶剂在第一最大吸收波长及第二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对应的第三吸光度和第四吸光度;
获取由所述模拟样本与所述模拟试剂进行样本试剂混匀操作得到的混合反应液在所述第一最大吸收波长及所述第二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对应的第五吸光度和第六吸光度;
对所述第一吸光度、所述第二吸光度、所述第三吸光度、所述第四吸光度、所述第五吸光度及所述第六吸光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所述样本试剂混匀操作匹配的混匀效果评估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吸光度、所述第二吸光度、所述第三吸光度、所述第四吸光度、所述第五吸光度及所述第六吸光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与所述样本试剂混匀操作匹配的混匀效果评估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所述第五吸光度以及所述第三吸光度,计算所述混合反应液在所述样本试剂混匀操作下相对于所述模拟样本的第一净吸光作用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吸光度、所述第六吸光度以及所述第四吸光度,计算所述混合反应液在所述样本试剂混匀操作下相对于所述模拟试剂的第二净吸光作用系数;
对所述第一净吸光作用系数与所述第二净吸光作用系数进行比值运算,得到所述与所述样本试剂混匀操作匹配的混匀效果评估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6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气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