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凝管摇匀试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5563.6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操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F31/20 | 分类号: | B01F31/20;B01L9/06;G01N1/38;B01F101/23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凝 摇匀 试管架 |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凝管摇匀试管架,包括抗凝管固定座、定轴套、可滑转动座、固帽夹板、抗凝管放入体和摇匀底座,摇匀底座用于驱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转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均固接在摇匀底座的上端,多个定轴套上均设置有定轴套,多个定轴套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可滑转动座,多个可滑转动座均设置在抗凝管固定座上,多个定轴套的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固帽夹板,抗凝管放入体设置在摇匀底座上。具有自动摇匀放入的抗凝管,减少工作人员负担,减少标本凝血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凝管摇匀试管架。
背景技术
抗凝管为防止血液凝结,经过抗凝剂处理过的试管。用于医疗,生物实验等方面,医院用于抽血的抗凝管,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途,及所含不同的抗凝剂,在医护人员进行采血后通常需要进行对存有血液的抗凝管需要立即摇晃多次,但是在病人采集血液标本通常要采集多管血液,有些操作人员采集一管抗凝管时未能及时进行摇晃就进行抽取下一管,导致标本内血液出现凝血的现象,使得标本不合格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凝管摇匀试管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凝管摇匀试管架,包括抗凝管固定座、定轴套、滑转动座、固帽夹板、抗凝管放入体和摇匀底座,摇匀底座用于驱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转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均固接在摇匀底座的上端,多个定轴套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转动座,多个滑转动座均设置在抗凝管固定座上,多个定轴套的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固帽夹板,抗凝管放入体设置在摇匀底座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医护人员进行采样时,使得摇匀底座开始驱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转动,此时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抗凝管固定座上的定轴套处于竖直状态,多个固帽夹板上端面与抗凝管放入体上端面平齐,由于需要进行多管血液的抽取,在抽取完成后抗凝管直接插入固帽夹板中,在抗凝管完全进入到抗凝管固定座后,固帽夹板自动将抗凝管夹持固定,保证抗凝管的管帽固定,防止出现抗凝管管帽未能够盖严导致在晃动过程中出现存储在抗凝管中的血液洒出的现象也能够防止血液被空气污染,减少标本不合格率,在抗凝管完全进入到抗凝管固定座中后,工作人员手动按压抗凝管管帽,定轴套以及抗凝管围绕着定轴套与滑转动座连接处转动,在停止转动时定轴套位于抗凝管的中心,此时抗凝管旋转扫过区域最小,更节省空间,随着抗凝管固定座带动滑转动座转动的同时抗凝管成倾斜转动,转动5圈后通过抗凝管放入体调整滑转动座回到于原来的位置,抗凝管在围绕着定轴套与滑转动座连接处转动的同时恢复竖直状态,在竖直状态下抗凝管的转动对内部液体的混合状态进行保持,能够充分将抗凝管内液体摇晃均匀,可同时对多个抗凝管进行同时放入或者分别放入,依然能够保证抗凝管液体摇晃均匀。
所述的抗凝管固定座包括转动底座、限制板、导向轨、角度调整块和抗凝管放置管,转动底座上固接有两个限制板,两个限制板上均设置有导向轨,两个角度调整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轨中,两个角度调整块均与抗凝管放置管转动连接。
多个所述的导向轨由导向段和锁定段组成。
所述的抗凝管固定座还包括定位板和复位弹簧,两个定位板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限制板上,两个定位板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角度调整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滑转动座包括固定柱、转轴套、固定轴承、底限制板、横向槽和推板,转轴套底部设置有两个底限制板,两个底限制板上均设置有横向槽,两个推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横向槽中,横向槽和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转轴套外径上滑动连接在固定轴承中,转轴套的上端固接有两个固定柱,两个角度调整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底限制板中,多个角度调整块分别和多个推板面接触。
所述的定轴套包括弹性夹紧板、稳定套和转动定轴座,稳定套用于稳定抗凝管且上端设置有两个夹紧板,两个转动定轴座均固接在稳定套上,稳定套与抗凝管放置管的内径相等,多个固定柱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定轴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5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入耳式骨声传导助听器
- 下一篇:一种内置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