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及其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3775.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旻鸣;楼红侃;金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08;A61P19/08;A61P1/1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朱甲子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骨折 患者 养血 补气 中药 配方 及其 药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按照重量分数包括如下组分:养血祛瘀中药组分,健脾益气中药组分,接骨生新中药组分。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药材,清洗,浸泡,三次煎煮,过滤,合并三次提取液,得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的中药液。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更符合骨伤患者的身体恢复阶段的需求,散去瘀血,养血补气,能够从自身体质上为骨折病人提供动力,促进患者痊愈。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浸泡,且多次提取液合并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及其中药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骨伤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中医骨伤疾病的诊治,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又有别于其他中医诸科,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中医专科。
“辨证论治”现代概念的倡导者任应秋先生明确提出:“了解和掌握辨证论治这一方法,就成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的用意是高度概括中医理论与临床特色,找到阐述中医诊疗有别于西医的理论根基。在当前手术占比居高的骨伤科,如何发扬中医临床特色,关键在于辨证方法。
国家级名老中医叶海叶老认为:中医骨伤科施治首在辨证,需通过“望、闻、问、切、动、量”六诊和一些特殊查体,收集到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再通过综合分析,辨清局部病痛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与患者整体气血脏腑经络盛衰的关系,概括为能涵盖全貌的某种证,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则治法。
叶老认为关于骨折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份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叶老认为骨折治疗内调法应气血兼顾。损伤不论在脏腑、经络(脉),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故伤科理论主要建立在“气血并重”基础之上,不能专主血,或专主气,“以气为主”是常法,“以血为先”是变法。因此,养血补气是为骨折病人治疗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中药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提供一种气血兼顾、接骨效果良好的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2)提供一种可以高效提取药物有效成分,且操作简单的制备方法。(3)提供一种用于热敷的设备,使用便捷,疗效更好。(4)为气血兼顾的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提供新的应用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养血祛瘀中药组分,健脾益气中药组分,接骨生新中药组分。
进一步,按照重量分计,所述的养血祛瘀中药组分包括生黄芪18-25份,当归7-12份,炒白芍12-20份,赤芍12-20份,熟地黄12-18份,红花2-5份,苏木8-11份,丹参13-17份;
所述的健脾益气中药组分包括枳壳15-30份、白术15-30份、茯苓15-30份、谷芽8-15份;
所述的接骨生新中药组分包括杜仲13-16份,续断8-12份,巴戟天7-13份,骨碎补12-18份,自然铜9-11份。
一种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比例称取各种药材,将称好的药材清洗两遍除去泥沙杂质,将清洗后的药材组合物进行浸泡,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将药渣加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提取液;将药渣加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5分钟,过滤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第三提取液,得所述用于骨折患者养血补气的中药配方的中药液。
进一步,所述的浸泡时水温为15-20℃,时间为1-2h。
进一步,煎煮之后剩余的药渣可以用于骨折患处的热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中医院,未经宁波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3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久性汽车漆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耐震膜片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