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机用二次注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3703.6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龙;张永恒;刘乐天;朱秀坤;刘明华;何富思;杨东宝;高峥宇;田胜领;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刘江琳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二次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注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机用二次注浆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输出端固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中部连通有送料管;所述注浆管顶部固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在注浆管顶部设有一对;通过在注浆管的端部设有引导板,可在注浆管在注浆的过程中,可将注入的砂浆引导至管片的顶部即注浆管的两侧,引导板可阻挡砂浆向注浆管与管片的接缝处流动,提升砂浆的利用率,减少砂浆的浪费,同时可减少砂浆进入到注浆管与管片的接缝处,导致的注浆管出现磨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机用二次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盾构机施工中,由于在地层中盾构的推进速度相对较快,而自动注浆出口均分布在上部,浆液注入后很难形成单独固化体,尤其是在中下部,形成局部注入盲点,则需对脱出盾尾的管片及时进行二次注浆。
公开号为CN114033423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二次注浆的装置、方法及盾构机,一种用于盾构机二次注浆的装置,包括通过盾构机支撑的轨道和能够沿着轨道移动的注浆机构,轨道沿着隧道环向方向布置,注浆机构包括用于向隧道顶部设定范围内管片进行注浆的注浆管,注浆管能够升降以使得注浆管插入管片注浆孔。
现有的盾构机二次注浆设备在使用时,是将注浆管插在管片中部,然后对管片顶部进行注浆,在长时间的使用观察中,因注浆管在工作时会有振动产生,进而发现了从注浆管顶部喷出的砂浆易从注浆管与管片连接处漏出,进而导致砂浆浪费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机用二次注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盾构机用二次注浆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输出端固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中部连通有送料管;所述注浆管顶部固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在注浆管顶部设有一对;
通过在注浆管的端部设有引导板,可在注浆管在注浆的过程中,可将注入的砂浆引导至管片的顶部即注浆管的两侧,引导板可阻挡砂浆向注浆管与管片的接缝处流动,提升砂浆的利用率,减少砂浆的浪费,同时可减少砂浆进入到注浆管与管片的接缝处,导致的注浆管出现磨损问题。
进一步,每个所述引导板中部均固接有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端部为朝向注浆管中部喷口位置设置;通过在注浆管的喷口处设有两根弹性片,可在注浆管停止喷浆作业时,弹性片可阻挡杂质和大块的砂石进入到注浆管内部导致的堵塞注浆管问题,保持注浆管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弹性片与引导板之间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与弹性片端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引导板中部与引导板端部连接;所述弹性绳穿过引导板中部的位置处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连接在弹性绳中部与引导板中部之间;通过在弹性片与引导板之间连接有弹性绳;可在注浆管有砂浆喷出时,砂浆冲击弹性片,通过弹性片和弹性绳拉扯引导板的端部,使得引导板产生振动,此时流到引导板顶部的砂浆可快速的流到管片与隧道的缝隙处,提升砂浆二次填充时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绳中部连接有多根弹性丝;所述引导板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丝中部穿过通孔,且与通孔为滑动配合;通过在弹性绳中部设有弹性丝,同时使弹性丝穿过引导板延伸至引导板顶部,可在弹性片通过弹性绳拉动引导板时,弹性丝可在引导板上摆动,进一步提升砂浆在引导板顶部流动的速度,减少会有砂浆在引导板顶部出现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引导板中部固接有多个第一磁铁;所述弹性绳中部固接有多个第二磁铁;通过在弹性绳与引导板之间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在弹性片在拉扯弹性绳时,因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附,会使弹性绳和引导板产生间歇性的振动,该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引导板顶部的砂浆流速,提升注浆管的注浆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3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加热盘的温度补偿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用空气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