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2923.7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达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E04B1/343;E01F9/669;E02D17/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工业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施工 安全 防护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由护栏结构单元连接组成,每个护栏结构单元均包括基台、固定胀栓、伸缩护栏和连接块,基台通过固定胀栓安装于基坑临边周围,伸缩护栏安装于基台上,相邻单元的伸缩护栏通过连接块连接;伸缩护栏包括边杆、中杆和伸缩架,边杆和中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边杆分别位于伸缩护栏两侧,中杆位于边杆之间,伸缩架安装于边杆和中杆之间以及相邻中杆之间,伸缩架用于使伸缩护栏沿基台进行伸展或收缩,每个边杆下端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基台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使防护结构的主要组件在安装过后可以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中,常需开挖基坑 。随着建筑施工的规范越来越标准,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顺利施工和安全,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米或以上时,必须在基坑周围安装基坑护栏。基坑护栏不仅可以作为醒目的警告,防止碎屑掉入基坑,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可以防止行进车辆离基坑太近而导致倒塌的危险坑。
现有技术,基坑临边防护结构通常采用现场搭建的方法,栏杆及栏杆柱通常采用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且安装于现浇筑的混凝土基台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虽然现场搭接的基坑临边防护结构防护性能能够达到标准,但各组件的运输和搬运较为麻烦,同时由于基台需现浇,栏杆及栏杆柱需采用管材扣件或电焊,存在防护结构的主要组件在安装过后难以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使防护结构的主要组件在安装过后可以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基施工安全防护结构,由护栏结构单元连接组成,每个护栏结构单元均包括基台、固定胀栓、伸缩护栏和连接块,基台通过固定胀栓安装于基坑临边周围,伸缩护栏安装于基台上,相邻单元的伸缩护栏通过连接块连接;伸缩护栏包括边杆、中杆和伸缩架,边杆和中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边杆分别位于伸缩护栏两侧,中杆位于边杆之间,伸缩架安装于边杆和中杆之间以及相邻中杆之间,伸缩架用于使伸缩护栏沿基台进行伸展或收缩,每个边杆下端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基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防护结构由数个护栏单元组成,伸缩护栏和基台均为装配体,不需在现场搭接,减少了安装工期。同时在阶段工期结束后,可通过拆除固定胀栓和连接块,使得伸缩护栏和基台能够被二次回收利用。
可选的,每个基台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基台上方且沿基台长度走向开设,每个连接板下方均固定有滑动轮,滑动轮滑动卡嵌于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滑动轮的设置,使得伸缩护栏得以在基台上被定位,同时减少了伸缩护栏在基台上安装所受到的摩擦。
可选的,每个边杆上均开设有卡嵌槽,卡嵌槽用于使连接块卡嵌于相邻边杆之间,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凸槽,每个边杆上均铰接有连接扣,连接扣与连接凸槽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嵌槽的设置,使得连接块得以在相邻边杆上被拆卸替换,同时边杆和连接块通过连接扣连接,使得上述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在能够将相邻伸缩护栏连接紧密的同时,实现了连接块的二次回收利用。
可选的,每个连接块上均开设有张拉凸槽,每个连接块上均设置有张拉机构,张拉机构包括张拉钢缆和固定锚杆,张拉钢缆一端与斜拉凸槽绑扎,另一端与固定锚杆绑扎,固定锚杆打入基坑临边土体内,且张拉钢缆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拉机构的设置,使得伸缩护栏被斜拉,增强了伸缩护栏安装的整体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达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达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