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2790.3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范艳超;苏群山;张浩敏;董新红;吴远超;曾良;赵广军;马喜恩;胡亚召;张夏奥东;徐幻幻;张兰阁;张金亮;蔡家红;何俊朝;赵晓楠;刘中原;马志红;王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50/08;E04G11/40;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浇梁板 施工 支撑 工程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旨在解决无法准确判断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工程图纸计算拟浇筑的梁板结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竖向荷载附加系数;根据拟浇筑梁、板结构的尺寸,确定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确定拟选用的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根据拟采用的混凝土浇注方式,确定施工荷载值;确定其他荷载值;计算模架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并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确定工程性质。通过此方法可快速判断工程性质并进行相应的管理,避免管控遗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践中,(超)危大工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模板支撑类工程,根据住建部“建办质〔2018〕31号文”规定,其“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10kN/m2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和“施工总荷载15kN/m2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分别为危大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还需组织专家论证。
在具体工程中,受多因素影响,工程管理者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支撑类工程的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是否达到上述标准的荷载限值难以准确识别,经常出现(超)危大工程的管控遗漏,造成安全管理风险漏洞。即对于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存在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以解决无法准确判断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拟浇筑的梁板结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并确定竖向荷载附加系数Yθ;根据拟浇筑梁、板结构的尺寸,确定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1;根据拟选用的模板类型,确定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根据拟采用的混凝土浇注方式,确定模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1;确定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体系其他荷载值Q2;计算模架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F梁B×H/板h,计算公式为F梁B×H/板h=Yθ×(γG×G1+γG×G2)+γQ×Q1+γQ×Q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取1.4;将F梁B×H/板h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确定工程性质。
进一步的,0≤θ<90°,Yθ=(cosθ)-1。
进一步的,对于混凝土梁,其自重荷载值G1=ρ×B×H(ρ为钢筋混凝土的密度—kN/m3,B为梁的宽度—m,H为梁的高度—m)。
进一步的,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自重荷载值G1=ρ×h(h为楼板厚度—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