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油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42787.1 申请日: 2022-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4858736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5
发明(设计)人: 李茜;樊竹青;刘兴元;蒋佳 申请(专利权)人: 普洱学院
主分类号: G01N21/33 分类号: G01N21/33;G01N21/75
代理公司: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代理人: 曹卫良
地址: 665000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酸 紫外 分光光度法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油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其中,利用亚油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生成亚油酸乙酯,通过紫外全光谱验证合成产物亚油酸乙酯是否纯品,并确定其最大吸光度;再通过皂化法计算酯化反应的转化率,绘制标准曲线与进行验证后得出亚油酸乙脂与最大吸光度线性关系,计算得出亚油酸乙酯的浓度,再结合转化率计算得出亚油酸在样品中的含量;整个过程不再需要较为先进的设备作为检测支撑,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检测方法简单,对于检测人员而言专业操作技术要求较低,适用于较大人群实施亚油酸的检测,为其不具备大型仪器的检测机构、企业和高校提供了检测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亚油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油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亚油酸,英文名是linoleicacid,学名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是一种含有18个碳原子和两个碳碳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式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为无色油状液体。作为功能性脂肪酸也是人体内的必须脂肪酸。它普遍地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液体油里,其中半干性与干性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较多,大多数的植物油中亚油酸含量约为40%。比如葵花籽油、玉米油、棉花油、大豆油、芝麻油等油类中亚油酸的含量为40%~50%,当然其含量也有高达70%~85%的油类,如红花籽油等。

亚油酸具有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体内各个系统的内分泌、减缓人体细胞老化以及软化动脉血管、提升循环系统血液效率、对血脂血压的降低也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对人体这么多方面有利,亚油酸也被俗称“血管清道夫”。亚油酸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的原理为人体内的胆固醇必须与人体摄入的亚油酸结合之后,接下来才能在人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生理代谢。如果缺乏摄入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人体内其他的饱和脂肪酸进行结合,发生生理代谢性障碍,在人体血管壁内表面沉积下来,长时间地就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也正是由于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作用,所以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延长人类寿命起着积极的作用。亚油酸乙目前的研究水平,与在临床使用中没有发现其有显著的副作用与危害,在使用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并且在食用油评级时被用于食用油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亚油酸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连用法。红外光谱法存在仪器设备层次较高,检测成本昂贵,同时操作复杂,对其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针对不具备大型仪器的检测机构、企业和高校,检测是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捷、操作简单、经济使用的,可满足不具备大型仪器的检测机构、企业和高校检测需求的亚油酸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亚油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其中,利用亚油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生成亚油酸乙酯,通过紫外全光谱验证合成产物亚油酸乙酯是否纯品,并确定其最大吸光度;再通过皂化法计算酯化反应的转化率,绘制标准曲线与进行验证后得出亚油酸乙脂与最大吸光度线性关系,计算得出亚油酸乙酯的浓度,再结合转化率计算得出亚油酸在样品中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光谱验证以UV-2600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合成的亚油酸乙酯进行紫外全光谱扫描,亚油酸乙酯在200nm至300nm之间具有吸光度,最大吸光度对应的波长λ=211nm;

进一步的,所述皂化法计算酯化反应的转化率为29.17%;

进一步的,所述在亚油酸乙酯最大紫外吸收波长λ=211nm下测定所配置标准溶液吸光度,亚油酸乙酯的浓度在0-0.3mmol/L范围内,吸光度与亚油酸乙酯浓度呈线性关系,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3.817X+0.01988,相关系数R2=0.9991;

进一步的,所述线性范围是0-0.3mmol/L,检测限为0.03152mmol/L,样品浓度大于0.3mmol/L时与直线偏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学院,未经普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