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温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2096.1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温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温板。通过在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密封腔体内设置支撑板,并在支撑板的第一面设置多个与上壳接触的第一凸起结构,支撑板的第二面设置多个与下壳接触的第二凸起结构,并将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设置为可用于液体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面流至所述支撑板的第二面的结构,通过上述公开的均温板,不仅能够实现导热能力,还有效提升支撑板的强度,进而在均温板弯折后,保证支撑板弯折处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具体为一种均温板。
背景技术
均温板是由上壳和下壳组合形成一个密封的铜板壳体,壳体内壁四周设有毛细组织,并填充有少量流体(如去离子水),使热量能够迅速从热源中散发出去,均温板内部由多个圆柱形铜柱支撑体组成,防止本体凹陷,起到加固与导热作用。
但是,在新工艺L型3D均温板中,需对均温板进行弯折,而在均温板折弯区域圆柱体无法进行有效定位与焊接,导致均温板折弯处强度不足,最终影响均温板的导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以解决现有均温板折弯区域圆柱体无法进行有效定位与焊接,导致此折弯处强度不足,导热能力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温板,包括:上壳、下壳和支撑板;
上壳与下壳构成密封腔体;
支撑板设置于密封腔体内,支撑板的第一面设有多个与上壳接触的第一凸起结构,支撑板的第二面设有多个与下壳接触的第二凸起结构,其中,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可用于液体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流至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
优选的,第一凸起结构和/或第二凸起结构通过冲压而成。
优选的,第一凸起结构和/或第二凸起结构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第一凸起结构和/或第二凸起结构纵向设于支撑板。
优选的,多个第一凸起结构分成多个第一凸起结构组,多个第一凸起结构组沿支撑板的横向设置,其中,第一凸起结构组由多个第一凸起结构沿支撑板的纵向排布而成。
优选的,多个第一凸起结构组按第一预设间隔设置于支撑板。
优选的,多个第二凸起结构分成多个第二凸起结构组,多个第二凸起结构组沿支撑板的横向设置,其中,第二凸起结构组由多个第二凸起结构沿支撑板的纵向排布而成。
优选的,多个第二凸起结构组按第二预设间隔设置于支撑板。
优选的,沿支撑板的纵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孔,第一孔位于第一凸起结构的第一端;
和/或,沿支撑板的纵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孔,第二孔位于第二凸起结构的第一端。
优选的,沿支撑板的横向,第一凸起结构组与第二凸起结构组间隔第三预设距离交错设置于支撑板。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温板。通过在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密封腔体内设置支撑板,并在支撑板的第一面设置多个与上壳接触的第一凸起结构,支撑板的第二面设置多个与下壳接触的第二凸起结构,并将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设置为可用于液体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面流至所述支撑板的第二面的结构,通过上述公开的均温板,不仅能够实现导热能力,还有效提升支撑板的强度,进而在均温板弯折后,保证支撑板弯折处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信息化实现对药企租户的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硅藻土的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