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切削液收集功能的车载显示屏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2028.5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钟荣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03;B24B41/06;B24B27/02;B24B41/02;B01D29/03;B01D29/96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朱云丽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切削 收集 功能 车载 显示屏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打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切削液收集功能的车载显示屏打磨装置,包括抛光机本体,所述抛光机本体上安装有对显示屏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抛光机本体上安装有倾斜机构,所述倾斜机构上安装有对显示屏打磨的打磨机构;当需要更换打磨机构上砂纸或者打磨的显示屏破碎后,可以启动倾斜机构,此时打磨机构倾斜,利于工作人员更换砂纸及清理打磨机构上的玻璃碎屑,当倾斜机构倾斜的时候打磨机构可以在倾斜机构上活动,将打磨机构转动,此时打磨机构的部分结构对倾斜机构可以敲打,利于玻璃碎屑的掉落,当倾斜机构与抛光机本体水平时,限位机构将打磨机构抵触,此时打磨机构不会再滑动,实现对玻璃的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打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切削液收集功能的车载显示屏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屏就是汽车导航上用的显示部件,车载显示屏在加工打磨的时候需要使用切削液,切削液,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那么在打磨的时候会对切削液进行收集。
然而,目前的车载显示屏在加工打磨的时候通过砂纸对显示屏进行抛光打磨,砂纸及固定砂纸的固定盘面积较大,在砂纸破损或者玻璃破碎后,需要对砂纸进行更换、需要对固定盘上玻璃清理,工作人员通常在打磨装置的对面操作,固定盘难以翻转,不方便砂纸的拆卸、安装,不便于破碎的玻璃的清洗;在清理固定盘表面玻璃时未设置敲打机构,碎屑容易附着在盘面,不利于砂纸的粘贴,且用于过滤切削液中碎屑及玻璃碎屑的滤网在下料时未设置抖动机构,玻璃碎屑容易滞留在滤网表面造成滤网堵塞,影响下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切削液收集功能的车载显示屏打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切削液收集功能的车载显示屏打磨装置,包括抛光机本体,所述抛光机本体上安装有对显示屏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抛光机本体上安装有倾斜机构,所述倾斜机构上安装有对显示屏打磨的打磨机构,所述倾斜机构上安装有对打磨机构进行挤压的限位机构,所述抛光机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对切削液中碎屑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倾斜机构与抛光机本体之间安装有抖动机构,所述抖动机构与过滤机构抵触;
所述倾斜机构包括内板,所述抛光机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内板,所述内板上相对固定有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转动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相对转动连接有两个滑座,所述内板上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座,其中一个顶座上转动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其中一个滑座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座上固定有与另一个滑座滑动的导杆,所述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具体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纸盘,所述顶板上转动连接有纸盘,所述纸盘上粘接有砂纸,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有底架,所述底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下转轴,所述纸盘的底部固定有与下转轴滑动的上转轴,所述纸盘的侧壁固定有与顶板转动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转动有多个第一钢珠,所述纸盘与顶板之间夹持有第一弹簧,所述纸盘的底部相对固定有两个凸起,所述顶板的底部相对固定有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上均相对滑动有两个抵触架,所述抵触架与侧架之间夹持有第二弹簧,所述抵触架位于凸起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张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张力,且所述抵触架呈“L”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连杆的截面呈“L”形结构,且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顶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内板的横截面呈“H”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杆架,所述内板的底部相对固定连接有杆架,两个所述杆架上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上转动连接有与纸盘之间滚动的第二钢珠。
具体的,所述杆架的侧面呈“凵”字形结构,两个所述杆架的高度大于内板表面到杆架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