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加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1947.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李明阳;施静敏;王建伟;王立根;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始 残余 应力 进行 仿真 铝合金 铣削 参数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预加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构建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三维铣削模型;确定铣削加工的残余应力标准;无初始残余应力下的铝合金铣削单因素模拟和多因素正交模拟;基于单因素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基于多因素正交模拟实验结果判定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的影响主次关系,得到铣削参数优化方案对铣削参数进行初步优化;预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铣削模拟;预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本发明能够使仿真过程更精确地反应工件的实际情况,降低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铝合金结构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加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空工业对整体结构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空制造业中常用的变形铝合金多为2000系合金和7000系合金。7055铝合金是在7050的基础上降低Fe、Si含量,增加Zn、Cu含量得到的新型铝合金,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作为机翼下壁板、桁架等整体结构件在空客A380、波音747飞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整体结构件具有结构复杂、材料去除率高、刚性差的特点,加工过程中,在夹紧力、铣削力、铣削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在结构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其释放过程导致工件的翘曲、弯曲、扭曲或三者混合的变形,严重影响整体结构件的成品率。同时,残余应力在服役过程中释放所导致的变形也会给飞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加工前,往往先通过仿真,来模拟工件的实际情况,以获取优化的加工参数。现有铝合金加工的仿真技术中,有的考虑了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但仅仅是为了确定工件具备初始残余应力时在已有加工参数下的最终残余应力及预测加工变形,没有考虑初始残余应力的影响对铝合金加工参数进行优化。可见,现有利用仿真优化铝合金加工参数的技术均没有考虑初始残余应力,导致仿真精度低下,难以反应工件的实际情况,仿真得到的加工参数下加工得到的铝合金结构件成品率较低,给应用过程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加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能够使仿真过程更精确地反应工件的实际情况,降低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铝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加工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加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构建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三维铣削模型
步骤2:确定铣削加工的残余应力标准;所述残余应力标准为允许的最大残余应力;
步骤3:无初始残余应力下的铝合金铣削模拟
以铣削参数为自变量,设计单因素模拟实验方案和多因素正交模拟实验方案,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铝合金铣削模拟,得到各模拟实验中无初始残余应力下铝合金工件上的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
步骤4:无初始残余应力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对单因素模拟实验结果分别以各铣削参数为横轴、以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为纵轴作图,确定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多因素正交模拟实验结果基于极差分析判定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的影响主次关系,并结合所述影响规律及残余应力标准得到铣削参数优化方案,采用所述铣削参数优化方案对铣削参数进行初步优化;
步骤5:预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铣削模拟
对所述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三维铣削模型预加初始残余应力,并采用初步优化的铣削参数进行铝合金铣削模拟,得到预加初始残余应力后铝合金工件上的铣削加工最大残余应力;
步骤6:预加初始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铣削参数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