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指纹技术的祁门红茶产地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1492.2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彭传燚;任印锋;叶志豪;蔡荟梅;侯如燕;李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G01N1/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黄婵娟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谱 指纹 技术 祁门 红茶 产地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指纹技术识别祁门红茶产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红茶茶汤的制备:
收集不同产地的红茶作为样本,粉碎后,将红茶粉和沸水在100℃下加热10-20min,冷却,取上清液,得到红茶茶汤;
(2)拉曼光谱的采集:
将步骤(1)的红茶茶汤和纳米银溶胶按照体积比1:1-5混合均匀,干燥,在400-1600cm-1范围内进行拉曼检测,剔除异常光谱数据,得到红茶粉的原始拉曼光谱数据;采用基线校正-基线偏移的方法去除基线漂移及样本背景,比对每一个样本的拉曼图谱,筛选出共有的特征峰,计算其相对峰强;
(3)构建判别模型:
将步骤(2)中的相对峰强分别结合化学计量法线性判别分析、K最近邻法和随机森林法,构建判别模型;
(4)待测样品的产地识别:
将待测样品按照步骤(1)、(2)进行拉曼光谱数据的采集,计算得到相对峰强;然后利用步骤(3)的判别模型预测其所属类别,确定待测样品的产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红茶粉和沸水的比例为0.5-1g:5-2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拉曼检测的参数为:
激发波长为785nm,激光功率为25mW,曝光时间为10s,每个样品点采集2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红茶粉的粒径为40-1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不同产地包括小产区祁门红茶和大产区红茶,所述的小产区包括祁门县、东至县、贵池县;大产区包括安徽、福建、云南、印度、斯里兰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基线校正-基线偏移的方法去除基线漂移及样本背景是为了消除了基线漂移及光散射和噪声产生的杂峰,光谱更加平滑,消除样品不均匀产生的散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构建判别模型采用的分析软件为Python和IBM SPSS Stats 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为:
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热至90℃,逐滴加入1%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同时搅拌,得到黄绿色银胶;离心,弃上层清液,得到所述的纳米银溶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水、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的比例为90mg:500mL:10mL;搅拌时间为60min;离心是10 000rpm离心10min。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茶叶产地检测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金刚石生产用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氢能汽车冷却管路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