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6103.7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方纾;彭维;张光睿;李璐;邓冠南;马肖;刘建立;荣启龙;曹国强;赵长玉;王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06;C08L75/04;C08K3/24;C08K3/38;C08J3/22;D01F1/02;D01F1/10;D01F6/46;D01F6/92;D01F6/9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王雨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蓄热 功能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浓缩稀土材料1wt%-30wt%、高分子材料70wt%-99wt%;
所述浓缩稀土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丙二醇丁醚醋酸酯80~100份、铯钨青铜10~15份、红外蓄热稀土材料0.5-1.5份、分散剂5~10份;
所述红外蓄热稀土材料包括六硼化镨、六硼化镧、六硼化铈、六硼化铷、六硼化铕、六硼化钇、六硼化镧铕、六硼化镧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PET、POE、PBT、PU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蓄热稀土材料和铯钨青铜的粒径为80nm~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氮苯啶、炔二醇、聚酰胺蜡、聚烯烃蜡、聚碳化二亚胺、氢化卵磷脂、改性聚脲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伞花烃二醇、阳离子型不饱和多元羧酸的聚氨基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二醇丁醚醋酸酯、铯钨青铜、红外蓄热稀土材料、分散剂置于砂磨机进行研磨制备得到浓缩稀土材料,铯钨青铜和红外蓄热稀土材料的粒径为80nm~150nm;
(2)将浓缩稀土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00ppm后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投入双螺杆制粒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母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砂磨机的研磨功率为3-4kW,研磨时长为18~2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蓄热功能纤维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浓缩稀土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80~130℃条件下干燥4~8h,双螺杆制粒机转速为100-300r/min,熔融温度为260-2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1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