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尺度裂缝堵漏模拟的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4851.1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云;邓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7/005;B01F2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裂缝 堵漏 模拟 实验 方法 | ||
1.一种多尺度裂缝堵漏模拟的实验方法,采用多尺度裂缝堵漏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多尺度裂缝堵漏模拟器和堵漏浆调配装置(3),所述多尺度裂缝模拟器包括井筒部(1)、裂缝模拟部(2)、回收池支管(24)和回收池(25),井筒部(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筒顶进液口(11)和筒底出液口(12),裂缝模拟部(2)紧贴于井筒部(1)的侧壁形成一体,井筒部(1)的筒顶进液口(11)和筒底出液口(12)上分别连通有井筒进液管(13)和井筒出液管(14),井筒进液管(13)的内端与筒顶进液口(11)对接,露出外端作为该多尺度裂缝模拟器外接堵漏浆的进液口,井筒出液管(14)的内端与筒底出液口(12)对接,露出外端作为该多尺度裂缝模拟器外接堵漏浆的回液口,裂缝模拟部(2)内设置有至少两条相互独立且狭长的贯穿裂缝(21),所述堵漏浆调配装置(3)包括多个堵漏浆罐(32)、一个搅拌器(33)、一根堵漏浆输出管(34)、一根回液管(35)和一个废液池(36),废液池(36)通过回液管(35)与井筒出液管(14)的回液口连通,回液管(35)上设置有回压阀(200),每个堵漏浆罐(32)的顶端分别通过堵漏浆管(321)与搅拌器(33)连通,搅拌器(33)的出液口通过堵漏浆输出管(34)与井筒进液管(13)的进液口连通,每个堵漏浆罐(32)内设置有活塞(30),清水推动活塞(30)挤压每个堵漏浆罐(32)内的堵漏浆,堵漏浆被迫输送至搅拌器(33)内,每个堵漏浆罐(32)的底端设置有清水进口,清水罐(31)的出水口与每个堵漏浆罐(32)的清水进口之间通过清水管(311)连通,清水管(311)上设置有驱替泵(310)和第二电磁阀(312),搅拌器(33)包括中间容器(331)、搅拌轴(332)和旋转电机(3333),搅拌轴(332)的动力输入端与旋转电机(333)的输出轴对接,搅拌轴(332)从中间容器(331)的端部穿入中间容器(331)内,且搅拌轴(332)上设置有搅拌叶片(334),搅拌器(33)的中间容器(33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进液口,每个堵漏浆罐(32)的顶端分别通过堵漏浆管(321)与搅拌器(33)的中间容器(331)的进液口连通,堵漏浆管(321)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22)和第四压力表(323),堵漏浆输出管(34)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34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堵漏浆动态调配,获得理想堵漏浆;
将所述理想堵漏浆通入多尺度裂缝堵漏模拟器,模拟堵漏浆在贯穿裂缝(21)内架桥形成封堵层(20)的过程;
所述堵漏浆动态调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选定三个堵漏浆罐(32),分别向三个堵漏浆罐(32)加入含有粗颗粒、中颗粒、细颗粒的堵漏浆形成第一堵漏浆罐、第二堵漏浆罐和第三堵漏浆罐;
步骤A2:确定回压阀(200)的第一回压设置值P;
步骤A3:打开所有的第二电磁阀(312)、所有的第三电磁阀(322)、打开所有的驱替泵(310),清水罐(31)内的清水分别通过清水管(311)注入多个堵漏浆罐(32)内,清水向上推动活塞(30),堵漏浆被迫输送至搅拌器(33)的中间容器(331)内,直至注满后,关停所有的驱替泵(310);
步骤A4:启动旋转电机(333),搅拌轴(332)带动搅拌叶片(334)转动,对搅拌器(33)内的堵漏浆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步骤A5:再次打开所有的驱替泵(310)和第四电磁阀(341),清水向上推动活塞(30),堵漏浆被迫输送至所述搅拌器(33)的中间容器(331)内,促使搅拌均匀的堵漏浆通过堵漏浆输出管(34)输送至井筒进液管(13),并从筒顶进液口(11)流入至井筒部(1),部分堵漏浆穿过裂缝模拟部(2)的贯穿裂缝(21);
步骤A6:开展模拟多尺度裂缝堵漏的实验;
步骤A7:如果堵漏浆未在贯穿裂缝(21)内架桥封堵,调整所有的驱替泵(310)的频率,调整第一堵漏浆罐、第二堵漏浆罐和第三堵漏浆罐共同输出的粗、中、细堵漏浆比例,继续重复所述步骤A6,直至堵漏浆在贯穿裂缝(21)内架桥,同时确定三个堵漏浆罐(32)以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的比例配比得到的堵漏浆为理想堵漏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