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4547.7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惠春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10/60;G16H15/00;G16H80/00;G16H40/20;G06F21/60;G06Q10/06;G06Q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王龙 |
地址: | 21116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多功能 神经内科 智能 诊断 方法 | ||
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属于神经内科诊断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信息保密性较差,在整个诊断过程中,会出现误诊的情况,且患者‑医生‑家属三者不能同频的问题;本发明通过1)医生信息录入,2)患者信息录入,3)线上信息加密,4)多诊断方式设定,5)诊断结果确定,6)后期评价筛分,以及7)评分归档,实现通过医患绑定,使医生的信息和患者的信息绑定在一起,降低医院内部人员贩卖信息的概率,同时也便于患者对自己主诊医生的了解,能够对后续的诊断带来促进积极影响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诊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目前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诊断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收集起来,但是在收集之后,信息的保密性较差,导致大量的患者个人信息被贩卖流失,患者的个人隐私被侵犯,所给患者的负面影响较大,其次,在整个诊断过程中,会出现误诊的情况,且患者-医生-家属三者不能同频,导致后期的诊断结果不准确,且影响后期的治疗。
因此,我们推出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目前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诊断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收集起来,但是在收集之后,信息的保密性较差,导致大量的患者个人信息被贩卖流失,患者的个人隐私被侵犯,所给患者的负面影响较大,其次,在整个诊断过程中,会出现误诊的情况,且患者-医生-家属三者不能同频,导致后期的诊断结果不准确,且影响后期的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和物联网的多功能神经内科智能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医生信息录入:从医院内选取水平好的神经内科医生,并将其划分成组,并将个人信息录入医院线下信息库和线上信息库;
S2:患者信息录入:对待诊的患者进行人数统计,同时分成与医生组数相同的组别,并将患者个人信息录入医院线上信息库;
S3:线上信息加密:对线上的医生信息和患者信息进行组别式捆绑,且对绑定后的组别进行加密,密钥分成两种,一种由医生保管,另一种由患者及其家属保管;
S4:多诊断方式设定:每个捆绑组别分别设定出问诊、触诊以及辅助检查的时间,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建立患者-医生-家属共享平台,同时导入线上加密信息;
S5:诊断结果确定:依次分析问诊结果、触诊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最后确定出患者病情,同时将诊断报告上传医院线上线下信息库和患者-医生-家属共享平台;
S6:后期评价筛分:患者及家属在患者-医生-家属共享平台上填写评价表,总后打出综合评分,医院方根据各组医生综合评分,筛选出前十人与后十人,前十人给予奖励,后十人作出相应处罚;
S7:评分归档:医院方将筛选出的后十人信息记录至医院档案,并设定阶段性跟踪调查,周期为三个月,周期结束后,再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决定。
进一步地,在S1中,医生信息录入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神经内科选出五十一人水平靠前的医生,组成智能诊断大组,并选出大组长,神经内科空出的工作位置由剩下医生均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惠春,未经申惠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式换热产品的综合实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获取吊车吊臂位置的方法及系统